趋势计算器

计算某年圣经翻译的语言数量

指数增长

概述

此文 原刊于 Journal of Religious History, 42(2),  145-180 页, 2018 年。

在过去的 2300 年间,圣经被翻译成的语言数量呈现出指数增长。圣经翻译史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限制和驱动力。公元前 260 年至 1814 年的低增长时期主要受限于伊斯兰的崛起和之后天主教教会的信息垄断。1815 年是一个拐点,这一年圣经翻译的年增长率从低于 1% 到超过 1%。1815-1914 年的大幅度增长主要得益于三大驱动力的同时发生:基督教复兴运动、国际化和工业化。随后是第三阶段——1915 年至今的爆发性增长——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和翻译机构的组织化结构推动了增长。一批起源于盎格鲁-撒克逊的的跨国组织几乎垄断了世界圣经的翻译工作。世界范围内圣经翻译的指数增长可用数学函数建模。基于这个函数和当前趋势持续的假设,可推演出世界圣经翻译的历史将终结于 2026-2031 年间。

研究背景

  在一个复杂系统中,如果一个实体在一段既定时间段因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增长超过了一倍,即被认为是指数增长。例如,银行账户中资金的年复合利率超过 1%,将会引起其数目的指数增长。自我再生的器官,从细菌到人类,都有指数增长的潜能。同理,基于机器可以被用来制造新的机器这一事实,机械装置等工业资本可能遵循同样的指数增长路径。系统理论家麦杜丝和她的同事称这种自我复制实体的增长为内在型指数增长。非自我复制实体的增长也可能是指数式的,如果它们依赖一个自我再生的实体。第二种类型的增长被称为衍生型指数增长。例如,食物生产和资源利用皆受人口增长的驱动,并可能(或者已经)呈现出指数增长。

目前已达 7000 种左右的人类语言在过去几千年中是否经历过指数增长,这一问题并没有确切的答案。历史语言学家特拉斯克Trask) 似乎反对指数增长的论述。他将语言数量的增长回溯到人类史前时期。从我们这个星球有人类出现起,语言的总数就保持稳定,介乎 “约 5000 至 10000 之间” 。人类语言增长模式的数学模型需要追溯并计算数百种原始语言,而这一尝试早先已被语言学家放弃。理论上讲,人类语言的数量有可能呈指数增长,因为这种增长取决于人口及其行为。随着人口膨胀并迁移到新的区域,空间上的分离带来两个或更多社群的语言模式发生不同方式的改变。累积的变化导致不同方言的产生,最终演化成互不相通的语言。除此之外,新语言藉着两种语言融合为一种杂交语言的过程而形成。因此,指数增长的潜能确实存在,但人类语言的实际增长模式却极难确立。

无论整本圣经还是部分圣经,翻译的语言数量不仅是可计算的,同时也如本节所阐释的那样,呈指数增长。圣经正典形成于地球上语言数量趋于稳定之后。第一本完成的圣经圣经翻译是七十士译本。古代历史学家约瑟夫将七十士译本中的妥拉译文追溯到公元前 260 年。根据我们的统计,截止 2013 年,圣经已被翻译成 2850 种语言。这个算法是基于瑞士日内瓦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人类语言构成的特定定义。ISO639-3 标准于 2007 年登记了 7881 个语言代码和语言名称。这个登记表给每一种语言配以唯一的三字母代码(例如: “eng” 代表英语; “yor” 代表约鲁巴语)。

语言类型 语言数量(ISO639-3)
消亡的

814

现存的

7,046

构建的

21

总数

7,881

译本 (2013)

2,850

   

1各类语言数量

五大洲 语言数(ISO639-3)
非洲

2,250

美洲

1,198

亚洲

2,514

欧洲

378

大洋洲

1,534

总计

7,881

2各洲语言数量

一些语言学家质疑 ISO 639-3 标准,甚至质疑其有用性。我们认为,一个语言识别系统是可以被建立的,而且其好处远超不足。附录中提供了有关这场争论的概述。

我们根据多种资料集统计了圣经翻译的时间,这些资料包括网络搜索、联合圣经公会 (UBS) 的出版物:《千言之书》《世界上的圣经翻译》《圣经的语言报告》。我们也使用了暑期语言学院(SIL)的《民族语》和个人收集的资料。虽然这些资料集相互重合,每种资料集都有和其他资料集不一致的圣经翻译时间,或者未被其他资料集报告的圣经翻译时间。据我所知,这些资料集此前并没有被整合过。圣经翻译的增长曲线可参见图 1。

图 1: 圣经翻译语言的增长(公元前 270 年至 2016 年)

黄线代表了圣经译本语言的累计数量,它体现出指数式曲线的明显特征。圣经翻译过程有其内在的指数增长,并非由其他指数增长的事物引发。从已有译本可产生其他译本的事实来看,圣经翻译是自我再生的。红色虚线是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我们将在第 4 节给出计算公式。一个重要的范式转变发生在 1789 至 1830 年间,期间年增长率从低于 1% 增长为超过 1%,而 1815 年是指数曲线的转折点。在第三节,我们指出导致这一范式转变的三种促进因素,它们至今仍发挥着作用。图 2 放大了过去 200 年的数据,展示出一种爆发且日益加快的增长速度。

图 2: 圣经翻译语言的增长(1815-2016 年)

系统理论家用正负反馈环路来描述指数式进程。反馈环路是一条因果关系链,它会带来原始基础的变化。正反馈环路带来失控的增长,负反馈环路则控制增长,将总量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圣经翻译,包括其促进因素,形成了当前圣经存量的正反馈环路。未更新和停用的圣经版本形成了负反馈环路。例如,19 世纪时,圣经被译成多种汉语方言,这些汉语方言在欧洲标准之下被认为是互不相同的语言。随着 20 世纪普通话的崛起,普通话圣经取代了大多数的方言译本。

促进因素

世界圣经翻译的历史可分为三个时期:低增长期 (公元前 260 年-1814 年);持续高增长期 (1815-1914 年);爆炸性增长期 (1915 年至今)。1789 年至 1830 年是范式转变的一个时间窗口,促成了之后两个时期的高速增长。

低增长期 (公元前 260 年至 1814 年): 在七十士译本之后 2074 年的时间里,古代地缘政治限制了圣经译本语言数量的增长。七世纪以前,横贯大陆的贸易路线或是由罗马控制或是分散。七世纪之后,伊斯兰政权控制了所有主要的贸易路线,把基督教限制在西欧,欧洲是唯一一个基督教占主导地位的区域。在伊斯兰崛起前,圣经已部分地被翻译成 11 种古代语言,且都分布于主要的贸易路线上。在最重要的贸易路线丝绸之路上,译者们将圣经译成如下的语言 (从西到东):亚兰文 (公元前 120 年?),古叙利亚语 (公元 110 年?),亚美尼亚语 (公元 411 年),格鲁吉亚语 (公元 480 年?),中古波斯语 (公元 550 年?),粟特语 (公元 380 年?),和中古汉语 (公元 650 年?)。在跨越撒哈拉的贸易路线 东段,部分圣经被译成两种语言:北部的科普特语 (公元 400 年) 和南部的吉兹语 (公元 480 年)。罗马 (拉丁文圣经武加大译本 ,公元 405年) 经由地中海贸易路线与中东相连,而哥特语 哥特语(公元 350 年?)是从卡帕多西亚到达。

在伊斯兰称霸后的伊斯兰黄金时代(650-1300 年),东方基督教在其区域内被边缘化,传教士和圣经翻译枯竭。沿贸易路线旅行对基督徒来说并不安全。650 至 1400 年间,除了一种亚洲语言,欧洲成了唯一一个有圣经翻译工作的区域,圣经被新翻译为十种语言。900 至 1200 年的三百年间,翻译工作进入寒冬,没有任何圣经翻译产出。三个因素解释了这种不活跃。首先,罗马帝国衰亡后,激增了数百种方言,它们分布在欧洲大地。这些方言彼此间有巨大的地区差异,居住超过 300 公里的人们不可能彼此沟通。每个主权国家代表一种语言种类,但却没有一个一致的语言政策去推广这种种类。大多数语言并没有一个单一明显的语种使其成为圣经翻译的基础。其次,教皇们对将武加大译本译成欧洲方言的消极态度最终在图卢兹 (1229)塔拉贡纳(1234)的大公会议上发展成了禁令,禁止阅读和翻译圣经。第三,第一个千年之交的知识氛围不利于如圣经翻译这样的重大项目的进行。天主教的信息垄断教皇的腐败,以及一些学者提出的原因,如 1000 年的天启思潮,限制了知识活动。

经院哲学时代,批判性思维逐渐被(重新)引介,但至少在 1200 至 1400 年间,圣经翻译的数量并没有实质性增长。在 8 个新的译文语言中,当地政府和国王 资助 了其中 6 个,而另 2 个(古奥克西坦语和中古英语)则被天主教所 压制。这些译者代表着对天主教信息垄断的第一波挑战。

两个关键事件对圣经翻译的历史产生了影响:1455 年约翰·古腾堡发明印刷术和 1492 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印刷术的出现从两方面削弱了天主教的信息垄断。首先,它使马丁·路德和其他宗教改革人士绕开天主教会的审查,传播他们的观点。其次,印刷术开启了从拉丁文向地方方言发展的进程。虽然第一本被印刷的书籍是武加大译本,但 25 种欧洲语言和 5 种亚洲语言的圣经印刷随即在 15 至 16 世纪展开。这些方言圣经翻译开启了由印刷术推动的语言标准化进程。因为拉丁文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掌握,印刷商和书商通过塑造标准语言语种的方式,积极开创地方方言书籍市场,以创造更广泛的读者群。本尼迪克·安德森将印刷商的商业利益称为 “印刷资本主义的逻辑”,它指向的是更多的书会以普通人的语言印刷出来。

1492 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开启了一段探索、征服和殖民的时期,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兴起。这结束了几个世纪以来伊斯兰政权对旧世界(欧洲、非洲和亚洲)的主导策略,以及在这个策略下欧洲的被隔绝状态。然而,在欧洲孤立状态结束后的三百年,圣经翻译才出现实质增长。1600 至 1814 年间,圣经被译成大约 40 种新的语言,几乎与 1400-1600 年间的数量(30 种语言)一样。这种低增长是由于早期的地理发现都是由天主教国家完成,而这些国家处于天主教的信息垄断之下。为应对宗教改革的挑战,天特会议 (1545-1563 年)重申了圣经的重要性,以及武加大译本的官方地位,但对方言译本议题保持中立。为了使所有天主教传教士被统一管理,教宗格列高利十五世于 1622 年成立了传信部。1655 年,传信部以法令形式禁止传教士未经事先许可出版书籍。此法令使方言圣经译本几乎不可能出现。天主教传教士出版方言译本的请求被例行否决,这引致大批翻译项目和未出版的圣经版本流产。 1600 至 1814 年间,唯一被翻译的新语言或者是(较小的)欧洲语言,或者是美洲或亚洲语言,而这些都是新教差会到达的地区。

时间区间 非洲 美洲 亚洲 欧洲 大洋洲 总计
公元前 260 - 公元元年

0

0

1

1

0

2

公元元年 - 200 年

0

0

1

0

0

1

200-400 年

1

0

1

1

0

3

400-600 年

1

0

3

1

0

5

600-800 年

0

0

2

0

0

2

800-1000 年

0

0

0

3

0

3

1000-1200 年

0

0

0

0

0

0

1200-1400 年

0

0

1

7

0

8

1400-1600 年

0

0

5

25

0

30

1600-1814 年

0

7

18

15

0

40

总计

2

7

32

53

0

94

表 3: 1815 年以前的圣经翻译

在世界圣经翻译史上,拐点出现在 1815 年,这一年, 8 种新语言加入到圣经翻译语言中。从那年开始,圣经翻译的年增长率稳定在 1% 以上。

范式转变 (1789-1830 年):圣经翻译由低增长变为高增长的拐点归因于三个同时发生的因素:基督教奋兴运动、国际化和工业化。19 世纪,对全球圣经翻译贡献最多的国家是那些经历了奋兴运动,同时持续受全球化和工业化浪潮主导的国家。18 世纪,基督教奋兴运动和世俗启蒙运动是对国家和教会权力过度的两种互相独立的回应。一种在神圣资源中寻求解决,另一种在人类资源中寻求解决;一种是圣经启示合法化的灵性权威,另一种是人的理性合法化的世俗权威;一种形塑了世界范围内圣经散布的需要,另一种形成了人类关系国际化的需要。

教会历史学家认为奋兴运动的特点在于他们对宗教改革中 “惟独圣经” 原则的信奉和对地方社区之外更广阔的社会或遥远人群的宣教使命感。这两方面同时推动着人们从事圣经翻译工作。18 至 19 世纪,几十个基督教奋兴运动横扫欧洲和北美。许多是由杰出的奋兴布道家开启,并最终形成了差会或圣经公会。特别的是,18 世纪的英国奋兴运动促成了 1792 年成立的浸信会差会、1795 年成立的伦敦传道会、1799 年成立的教会宣教差会、1804 年成立的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北美则是 1810 年成立的美国公理会差会和 1816 年成立的美国圣经公会。由于他们互相交织且分布不均,奋兴运动很难量化,但是它们作为一个群体性运动,共同带来了人们对圣经翻译态度的巨大转变。

在法国大革命 (1789 年) 和欧洲协调初期 (1830 年) 的短暂间歇中,两位哲学家,杰里米·边沁伊曼努尔·康德发展出对国际关系的远见性思想。他们都认为, “国际的” 的空间缺乏法律,迫切需要监管。英国人边沁创造了 “国际的” 这个词,主张以一套法律体系来约束国家行为。在法国大革命紊乱的背景下,康德在其论文《论永久和平》中进一步论述了国际空间应当由国际公法来规范,国际公法由自由国家的联邦边沁和康德的思想启发了人类第一个国际性机构——欧洲协调 (1815-1878)的缔造者们。欧洲协调成立于拿破仑战争即将开始的 1815 年维也纳会议,它的成立是国际关系的一个分水岭。尽管欧洲协调最终失败了,但它成为持续国际化努力的参考点,直到今日。马克·马佐尔在其章节 “国际化的签署” 中充满敬仰地描述了欧洲协调是如何激发欧洲公众的热情并开启了一个关心国际事务的时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80?-1840 年)——蒸汽动力和燃料技术的创新促生了从手工到机器生产的转变——主要影响了纺织生产和冶金。源于英国的技术创新在一个短暂延迟后传播至欧洲大陆,首先到比利时,然后到法国、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等等。尽管工业化的第一波浪潮并没有对圣经翻译的数量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它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1914 年) 奠定了基础,后者直接促成了圣经翻译的增长。

持续高速增长 (1815-1914 年): 1815 年至 1914 年间,圣经总共被译成 478 种新的语言,是 1815 年之前的 2000 年中译文语言数量的 5 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圣经译本的总语言数达到 572 种。

19 世纪,最重要的宣教单位先是国家后是宣教机构,而 20 世纪这种序列发生了转变。转变的原因倚于国际经验的逐渐获得。为了阻止战争的发生,欧洲协调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直到 1853 年克里米亚战争的爆发,各成员国互相攻击,俄国对抗英法。在开发、贸易、传教等项目中,类似欧洲协调式的19 世纪风格的合作理念似乎并不足够。类似的努力需要国家间高层次的相互信任,但在 19 世纪,这一相互信任并不存在。利用各国的基础设施反而更加有效。因此,欧洲核心成员希冀从殖民地扩张而非对协同力量的追求中获得更多。

1815-1914 年的历史数据表明,圣经翻译的数量与奋兴运动的数量、国际化水平、工业化水平相关。一个国家出现越多奋兴运动、国际化水平越高、工业化水平越高,那个国家的宣教士就产出越多语言的圣经译本(见散点图)。

一个国家的国际化水平可以由它所拥有的殖民地范围来衡量,甚至其殖民地的语言数量可以更好地衡量。这个数量提供了一个国家的宣教士尽最大努力所能达到的圣经翻译的上限。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较难量化。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1914 年) 的特点是科技创新推动了人口、信息和物品的流动。轮船与铁路网建设使得圣经翻译者更易到达他们的目标区域。在其他益处中,陆路和海底的电报电缆网络为传教士提供了信息及时交换的机会。作为其他好处中的一个,移动蒸汽驱动的印刷术增加了圣经译本的流通。虽然科技提升了圣经翻译项目的前景,但对它们的控制和可及度却是分配不均的。国家可分成三种类别:

  • 传统国家:没有技术或有限使用技术的国家(例如:巴西,中国,伊朗)

  • 主权国家:可以使用技术,并且有能力在其控制的领土内建造交通和信息网络的国家(例如:西欧国家,美国);

  • 霸权国家:额外主导了国家间和帝国间网络的主权国家(例如:英国)。

表 4 呈现了 1815 年至 1914 年间贡献于圣经翻译的国家列表。这一名单中的佼佼者是英国:它经历了最多数量的奋兴运动,它藉着殖民地接触到最多种的语言,它是国际通信网络的霸主,并且,与历史数据一致,英国是圣经翻译方面最具生产力的国家。

国家/洲被翻译的语言数量
1815-1914 年
奋兴运动数量
1715-1914 年
殖民地语言数量
1815-1914 年
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1815-1914 年
独立联合
英国(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2083382998霸权

英国发生了八个主要的奋兴运动(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1 1740 至 1755 年,约翰·卫斯理查尔斯·卫斯理和圣公会牧师乔治·怀特菲尔德于 1740-1755 年开展户外福音活动,领导了英国的卫理公会奋兴运动 。他们最初只是在圣公会内活动,随后逐渐独立2 1790 年代,圣公会经历了一场一场奋兴运动,这次奋兴运动与英格兰牧师约翰·牛顿、具有影响力的国会议员威廉·威伯福斯有关,后者还帮助建立了许多差会3 1790 年代的另一场地方卫理公会奋兴运动始于约克郡和诺丁汉的工业村落4苏格兰牧师罗伯特·哈尔登领导了 1810 年代苏格兰的奋兴运动,他在苏格兰和爱尔兰建立了 85 个教堂。他影响了法国和瑞士的奋兴运动5普利茅斯弟兄会的奋兴运动始于 1830 年代,由约翰·内尔森·达比领导。这场运动拓展到法国,瑞士和德国这些教会所处之处6 1840 年后,全球性圣洁运动在英国,美国,德国,瑞士都产生了一些宗派和差会,如 1910 年的世界福音使团7 1860 年代,一场针对伦敦穷人的福音慈善运动,即救世军奋兴运动由卜威廉 领导展开。它使用军队结构,拓展至 127 个国家,并于 1815 至 1914 年间,将部分圣经译成两种亚洲语言8令人瞩目的 1904-1905 年威尔斯大奋兴由卫理公会牧师约瑟夫·詹金斯伊凡·罗伯兹率领。这场奋兴运动中至少有 10 万人悔改归信,这些人主要来自工人阶级。这场运动也传播到国外至其他欧洲地区

英国殖民帝国中共有 2998 种语言:亚丁 7 种(语言); 英埃苏丹 76; 阿森松岛 1; 澳大利亚 400; 巴哈马 1; 巴巴多斯 1; 巴苏陀兰 1; 贝专纳兰 25; 英属南极领地 0; 英属东非/肯尼亚 60; 英属圭亚那 12; 英属洪都拉斯 5; 英治香港 3; 英属背风群岛 4; 英属马来亚 40; 英属索马里兰 4; 英属西太平洋领地 89; 英属向风群岛 4; 文莱 7; 缅甸 111; 加拿大 77; 锡兰 5; 埃及 10; 福克兰群岛 0; 冈比亚 7; 直布罗陀 1; 黄金海岸 5; 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 519; 赫德岛和麦克唐纳群岛 0; 爱尔兰 4; 牙买加 1; 马尔代夫 1; 马耳他 2; 毛里求斯 2; 马斯喀特和阿曼 4; 纽芬兰 0; 新西兰 2; 尼日利亚 500; 北婆罗洲 25; 北罗得西亚 25; 尼亚萨兰 12; 巴布亚 839; 沙捞越 5; 塞舌尔 1; 塞拉利昂 20; 南非 20; 南罗得西亚 16; 圣赫勒拿岛 0; 斯威士兰 1;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3; 特鲁西尔诸国 1; 乌干达 39。

美国68147235主权

美国(英国殖民地)发生了七个主要的奋兴运动:(1 1734-1735 年发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北安普顿奋兴是第一场所谓的大觉醒。清教徒布道家、神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兹在此运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2)当圣公会牧师乔治·怀特腓尔德访问了 13 个英属殖民地后,北安普顿奋兴发展为 1740-1755 年的卫理公会奋兴运动。约翰·卫斯理在 1735-1737 年的殖民地之旅以及他与莫拉维亚弟兄会宣教士的联系影响了英国以及后来美国的卫理公会运动。1779 年,阿克斯布里奇第一个公理会的牧师撒母耳·斯布林成立了马萨诸塞州差会3美国复原运动有两股支流,一股是 1801 年由巴顿·史顿 在肯塔基州坎恩瑞吉镇创立,另一股是 1809 年托马斯·坎贝尔在宾夕法尼亚和弗吉尼亚建立。两场运动共同希望恢复早期教会,它们于 1832 年合为一支。1876 年,基督会差会成立。20 世纪时,该差会传教士将圣经翻译成一种非洲语言41800 年代早期纽约州西部和中部一系列地方奋兴运动使得查尔斯·芬尼 1876 年称其为 “燃烧之区” ——一个福音广传以至于没有一个需要归信(燃烧)的灵魂(燃料)5 1850 年代的芝加哥奋兴期间,与圣洁运动有关的德怀特·莱曼·慕迪建立了一间教堂和一所圣经学校,该学校后来以他命名6 1857 年商人杰里米亚·蓝菲尔在纽约发起了奋兴祷告会,80 万人因此归主7 1906 年洛杉矶的阿苏撒街奋兴是第一个五旬节运动,由美国黑人牧师威廉·西摩领导。 该运动最初并未创立差会,但是参与奋兴的人将其延展到了许多国家

美国殖民地中共有 235 种语言:阿拉斯加 18; 美属萨摩亚 1; 关岛 1; 夏威夷 2;中途岛 0; 尼加拉瓜 9; 巴尔米拉环礁 0; 巴拿马运河区 2; 菲律宾 175(1898-1946 年); 波多黎各 2; 苏禄苏丹国 25; 及威克岛 0。

德国2993491主权

德国发生了三个主要的奋兴运动:(11700-1720 年的敬虔主义奋兴运动与德国哈雷大学神学教授富朗开有关。这场运动建立了哈雷坎斯坦圣经学院,为德国及东欧地区的穷人提供低廉圣经。这是现代圣经公会的前身。1780 年,约翰·乌尔斯佩格创立了德国基督教协会,它成为 19 世纪虔敬运动的主要平台。2 1727 年,德国黑恩胡特的摩拉维亚奋兴运动在冯·岑森铎夫支持下展开。1727 至 1792 年间,摩拉维亚弟兄会已向偏僻国家差派了 300 名传教士。根据《千言之书》,摩拉维亚弟兄会将圣经译成了 12 种世界语言。 3公理运动是 1850 年后发生在德国国家新教教会的一场奋兴运动,它与美国的公理会没有任何关联。作为一场全国性的运动,它不局限于特定的地区。1828 年成立的礼贤会和 1899 年成立的立本责会都与公理运动有关

德国殖民地中共有 491 种语言:喀麦隆 275; 加罗林群岛 14; 德属东非 119; 德属新几内亚 16; 德属西南非洲 22; 吉尔伯特群岛 1; 马里亚纳群岛 3; 马绍尔群岛 1; 多哥 40。

俄国1722133主权

18 19 世纪,俄国发生了至少两场主要的奋兴运动:(1科列斯尼科夫 领导了 1755-1775 年发生于叶卡捷琳诺斯拉夫省(现重建归入乌克兰)的杜霍波尔派奋兴运动。1900 年,7500 名杜霍波尔派信徒移民至加拿大 2 1800 年前后,乌克林将福音传播至伏尔加河沿岸及俄国东南边界时,莫洛肯奋兴发生了,莫洛肯派信仰传播到奥伦堡、萨拉托夫和阿斯特拉罕省,且组织聚会直到 1809 年。在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要求下,俄国圣经公会于 1813 年成立,作为俄语圣经的平台。(沙皇曾受波罗的海的德国寡妇朱莉安·冯·克吕德纳的影响,她于 1804 年归信并成为德国虔敬运动的一员;据传她还影响了 1815 年法国-瑞士的奋兴运动)。19 世,俄国圣经公会的同工将部分圣经译成了俄文(1815),阿留申语(1840),和奥塞梯亚语(1848)。

俄国殖民地共有 133 种语言:阿迪格 1; 奥兰群岛 0; 阿尔泰地区 1; 亚美尼亚 5; 阿塞拜疆 14; 波罗的海的省份 8; 巴什科尔托斯坦 2; 比萨拉比亚 2; 布里亚特 2; 车臣 1; 楚科奇 0; 楚瓦什 1; 达吉斯坦 11; 乌克兰第聂伯河地区 6; 东卡瑞立亚 4; 年布哈拉酋长国 2; 格鲁吉亚 16; 芬兰大公国 7; 印古什 2; 巴尔卡利亚 2; 卡尔梅克 1; 卡拉恰伊—切尔克斯 4; 西伯利亚的卡卡西亚 1; 希瓦汗国 2; 科米 2; 马里伊尔 2; 莫尔多瓦 2; 奥塞特 4; 外满洲里 6; 俄属波兰 1; 俄属土耳其斯坦 6; 唐努乌梁海 2; 鞑靼斯坦 1; 雅库特 8; 亚马利亚 3。

法国1631926主权

19 世纪, 法国发生了一场重要的奋兴运动: 1815 年,苏格兰牧师罗伯特·霍尔丹在日内瓦传道,法国-瑞士奋兴由此展开。1825年,菲利克斯·耐夫将奋兴运动带到瓦勒度山谷。奋兴运动也跨越国界传到了法国,影响了法国的宗教改革。1822 年,奋兴运动的跟随者创立了巴黎福音派传教士协会(SMEP)。1815-1914 年间,SMEP 的传教士将圣经译成了 5 种语言。

法国殖民地共有 926 种语言: 阿尔及利亚 14; 克利珀顿岛 0; 科摩罗群岛 3; 法属赤道非洲 285; 法属圭亚那 7; 法属印度 20; 法属印度支那 185; 法属摩洛哥 9; 法属波利尼西亚 7; 法属索马里兰 2; 法属南半球和南极领地 0; 法属西非 339; 哥德洛普 1; 留尼旺岛 1; 马达加斯加 12; 马提尼克岛 1; 新喀里多尼亚岛 34; 新赫布里底群岛 1; 圣比尔与密克隆群岛 0; 上海法租界 1; 突尼斯 2; 瓦利斯及富图纳群岛 2。

澳大利亚145引入的1主权/殖民地

奋兴运动传入了澳大利亚:18 至 19 世纪,大英帝国的移民将奋兴运动带到了澳大利亚。此外, 1857-1864 年间,澳大利亚大英循道会的成员显著增多,一场奋兴运动在其内部发生。澳大利亚卫循道会作为大英循道会的附属机构,它的传教士将圣经译成了三种巴布亚新几内亚语。另外,澳大利亚长老会的宣教士将圣经译成了 8 种南太平洋语。1815-1914 年间,澳大利亚传教士还翻译了 14 种语言的圣经。

前澳大利亚殖民地诺克福岛上只通行一种方言。

荷兰1121714主权

19 世纪,荷兰发生了一场重要的奋兴:为了装备基督徒回应法国大革命的挑战,约 1810 年,荷兰知识分子威利姆·比尔德狄克在荷兰发起了奋兴运动 。他的门徒包括了亚伯拉罕·卡帕多斯以撒·达·科斯塔爵士,以及阿拉德·皮尔逊。在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的倡导下,1814 年,荷兰圣经公会(NBS)成立,并在 1815-1914 年间出版了 19 种语言的圣经。

荷兰殖民地共有 714 种语言:库拉索和诸属岛 1; 荷属东印度 701; 尤斯特歇斯和诸属岛 0; 苏里南 12。

意大利100未知20主权

意大利译者完成了 10 种语言的圣经翻译:1861 年,意大利重新统一时,有一股相对短暂的圣经翻译活动,圣经被译成了 10 种意大利语及方言。这些翻译全都由意大利译者完成。

意大利殖民地约有 20 种语言:意属爱琴岛 2; 天津意租借 1; 意大利昔兰尼加 4; 意属利比亚 4; 意属索马里兰 9。

欧洲其他国家3085526主权/传统

欧洲其他国家的译者完成了 38 种语言的圣经翻译:阿尔巴尼亚 1(独立)/ 1(合作); 奥地利 4 / 0; 保加利亚 1 / 0; 丹麦 0 / 1; 法罗群岛 1 / 0; 芬兰 1 / 1; 希腊 0 / 1 ; 马耳他 1 / 0; 挪威 2 / 2; 波兰 1 /0 ; 斯洛伐克 1 / 0; 西班牙 2 / 0; 瑞典 4 / 5; 瑞士 8 / 3; 及乌克兰 1 / 0。

欧洲其他国家发生了五场重要的奋兴运动:(1瑞士基督教协会的奋兴运动是 1780 年代从德国传至瑞士的一支敬虔运动。1815 年崇真会的成立是这场奋兴的直接结果。崇真会的宣教士将圣经译成了三种世界语言。同一时间成立的另一个差会是 1840 年的圣基索纳差会2 1815 年的法国-瑞士奋兴运动是发生于日内瓦附近改革宗教会的奋兴运动,发生自苏格兰牧师罗伯特·霍尔丹拜访这座城市后。波罗的海的德国寡妇朱莉安·冯·克吕德纳曾对这场运动有所影响,且她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有联系3 1890 年代,特兰西瓦尼亚的匈牙利浸信会奋兴期间,数千民众受洗。此奋兴运动的领袖是未受过教育的平信徒,被称为“农民先知”。 4 1800 年代早期,一场福音奋兴运动横扫瑞士改革宗国教教会。 1815-1914 年间,成立于 1878 年的瑞典宣道差会翻译了两种语言的圣经5 1800 年代早期,瑞典的一场奋兴运动影响了挪威改革宗国教教会。之后,1842 年,挪威差会(NMS)在斯塔万格成立,差派宣教士到 15 个国家。

欧洲其他国家所属殖民地上有 526 种语言。葡萄牙(共119):圣约翰堡 0; 葡属西非 33; 葡属亚述群岛 0; 葡属卡宾达 2; 葡属佛得角 1; 葡属几内亚 17; 葡属印度 3; 葡属澳门 1; 葡属马迪拉群岛 0; 葡属东非 40; 葡属圣多美及普林西比岛 3; 葡属帝汶 19。西班牙(共 195):尤比角 1; 伊夫尼 1; 菲律宾 175; 里奥德奥罗 3; 撒桂艾尔哈姆拉 1; 西属几内亚 12; 西属摩洛哥 4。奥匈帝国(共2):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 天津 1。丹麦(共 4 ):丹属西印度群岛 1; 法罗群岛 1; 格林兰岛 1; 冰岛 1。比利时(共 206):比属刚果 205; 天津 1。

非洲20------传统/殖民地

非洲国家的译者完成了 2 种语言的圣经翻译:在两个非洲语言译经工作中,本土译者都是主导者,而西方宣教士协助。例如,约鲁巴圣公会主教萨缪尔·克劳瑟指导了约鲁巴语的翻译项目。此类型有两个实例:毛里求斯 1(独立)/ 0(合作);尼日利亚 1 / 0。

美洲33------传统

美洲国家的译者完成了 6 种语言的圣经翻译:加拿大 1(独立)/ 2(合作);哥斯达黎加 0 / 1;墨西哥 1 / 0;及圣基茨和尼维斯 1 / 0。

亚洲312------传统/殖民地

亚洲国家的译者完成了 15 种语言的圣经翻译:亚美尼亚 0(独立)/ 1(合作); 柬埔寨 0 / 1; 印度 1 / 6; 印度尼西亚 1 / 0; 蒙古 0 / 1; 菲律宾 1 / 1; 及土耳其 0 / 2。

未知220------变化的
表 4: 1815-1914 年圣经翻译和相关因素的情况

因此,19 世纪的世界圣经翻译由盎格鲁-撒克逊国家主导,在所有新的译本中,这些国家的译者所产出的一本占了其中的 67%,约是 472 部中的 315 部。

爆炸增长 (1915 至今):圣经译文的语言数量在过去的一百年增长了五倍,1914 年有 572 种语言,到 2013 年已达到 2850 种语言。1915 至 2013年间,部分圣经或整本圣经已被翻译 2278 种语言,这是非常显著的增长。由盎格鲁-撒克逊人主导的情形更加突出,他们占所有新语言译本的83%,大约是 2278 中的 1901 种。

此次增长呈现出与 19 世纪不同的动态变化。基督徒奋兴运动不再构成显著的动力,这出于两个原因。首先,20 世纪发生了两场主要的奋兴运动——五旬节运动和灵恩运动,这两场运动促进了差会,如神召会的成立——这些运动只贡献了圣经翻译总产出的很小部分,约是 2278 部新译本中的 14 部。其次,受全球性移民和信息技术的影响,在未福音化人口中发生的归信运动反过来影响西方国家。原因(宣教士输出国的奋兴运动)和结果(宣教士输入国中发生的归信)之间的界限因此变得模糊。基于上述原因,奋兴运动的变量并不能用于解释圣经翻译数量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传播是促进圣经翻译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将步骤过程工业化和减少翻译所需时间,三种科技创新格外促进了翻译项目,三种科技创新是: 个人计算机技术 (如:文字处理,数据库管理);书写系统的编码技术 (如:基于 ISO 8859 或国际字符);以及互联网与移动技术 (如:文本,数据,音频和视频的传输)。这些技术对既定翻译项目所需时间产生了重大影响。 1980 年后的新约翻译项目所花时间是 1980 年前项目的一半。对于整本圣经项目而言,所节约的时间更显著:同一项目在 1980 年后只需 1980 年前所花时间的三分之一。

 

1815-1914

1915-1979

1980-2013

新约项目

37.66

22.84

10.75

圣经项目

60.49

45.82

15.79

表 5: 这些年中翻译项目的平均时长

美国公司基本垄断了这些技术中的大部分。这使得北美的圣经机构有领先于其他机构的翻译应用搭建的优势,尤其是美国暑期语言学院和联合圣经公会为。圣经翻译成为了一项多技能专业,这使得传统教会越来越无法提供基础支持。这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 1980 年后基督教差会会大规模地退出圣经翻译工作,以及为什么一些盎格鲁-撒克逊机构会逐步主导该领域 (见表 6)。

圣经翻译急速增长的第二个重要因素是翻译机构的国际化程度。十九世纪风格的殖民主义通过暂时注入另一族群的资源,人为地繁荣了欧洲国家。殖民主义最终埋下战争的种子。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后,世界需要一个新的欧洲协调。作为对此呼吁的回应,众多国际机构形成:国际联盟欧盟联合国,和无数 IGO(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和 NGO(如:绿色和平组织)。这些国际机构的形成,使 200 年前康德所构想的国家间联邦式,对无法律 “国际” 空间的联以管理,更进了一步,但这是一个渐进且并不均衡的过程。对于基督教会和圣经公会来说,20 世纪浮现了三种组织模式,反映了不同程度的国际化。

  • 单一国家的组织:成立于某国并从该国招募员工的组织。在 20 世纪,几乎所有非英语国家的差会组织都曾以单一国家式组织运作(如德国礼贤会)。许多成立于英国或美国的机构以单一国家式组织开始,之后转为跨国组织模式。例如,1895 年非洲内地会成立于美国,它 1970 年以前只招募北美传教士,而此后它在包括香港和巴西在内的 10 个国家开设了招募中心。

  • 跨国组织:成立于一个国家,从多个国家招募员工。这类组织在 20 世纪出现于美国和英国,后者程度稍低。该组织的模式几乎总是相同的:一个有着清晰行动内容或有着鼓舞人心生命故事的人建立了一个动态组织基地。许多年后,这些机构在欧洲开设了招募中心,通常从英国开始,再移至荷兰或德国,之后再传至其他欧洲国家。当欧洲中心成功运转后,取决于该地区的活动和国家的一般性导向,新的基地在其他大洲建立起来。尽管北美员工通常会超过来自其他国家员工的总和,这些组织仍会视自己为 “国际的” 或 “全球的”。例如,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这个有史以来最多产的翻译机构就是这样。

  • 邦联组织:为了共同行动目标,建于不同国家的组织联合起来的国际组织。邦联组织,不同与跨国组织,符合边沁最初设想的 “国际” 的名号。圣经翻译方面唯一的邦联组织是联合圣经公会,由来自 152 个国家的圣经公会构成(参见表 6)。

表 6 列出了译本输出方面各类别最活跃的组织。一个值得注意的转变发生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尽管单一国家式组织还继续存在,但它已无生产力,并停止将圣经译成新的语言(有些机构例外)。另一方面,1970 年前还未存在或无影响力的跨国和邦联组织此后变得举足轻重。

组织被翻译的语言数初始国家国际化程度
1915–19681969–2013
基督教宣道会311美国/加拿大 (1897)单一国家

加拿大长老会牧师宣信到美国在城市居民中开始事工后,于 1897 年创立了基督教宣道会 (CMA)。他构思了宣道会的两类福音对象,一类是北美城市居民,另一类是世界范围内还未有福音传及的人群。 宣道会在全美和加拿大开设了支持分支,直至 1930 年,这些分支像教会一样运作。 1965 年后,宣道会发展为独立的新教宗派,首先在北美,而后发展至世界上已有传教士创立教会的地方。根据 宣道会的年度报告(2013),单在美国就有 454,734 成员。1915 至 1968 年间,宣道会将圣经译成了 31 种新的语言,这些都是由北美译者完成的。

苏丹联合会300英国 (1902)单一国家

1902 年,生于德国的卡尔·克鲁姆在大英帝国成立了苏丹联合会。1904 年,它由最初的名字苏丹先遣团改为苏丹联合会(SUM)。在其存在的 87 年间,苏丹联合会活跃在一个广泛的区域,从尼日利亚沿海和西部的喀麦隆到东部的乍得和苏丹。它的名字源于大苏丹的理念。它大部分的宣教士和译者都是从英国招募 。苏丹联合会将圣经译成了约 30 种非洲萨赫勒及萨赫勒以南地区的语言。

圣公会差会250英国 (1799)单一国家

圣公会差会(CMS): 1799 年由包括威廉·威伯福斯在内的圣公会福音派创立于英国,是唯一一个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都有大量圣经翻译的机构:1815-1914 年间将圣经译为 52 种语言,1915-1968 年间为 30 种语言。1800 至 1825 年间,半数的宣教士是在柏林和巴塞尔受训的德国人。1922 年,一股保守的福音派势力从圣公会差会分裂出去,成立了圣经教友宣教会。整个20世纪,越来越多的差会成员从 19 世纪在各国建立的传教点招募。除了这些趋势, 19 世纪和 20 世纪绝大部分的圣经译者是招募自大英帝国。

循道会210英国 (1932)单一国家

大英循道会(MMS): 1804 至 1818 年间,包括托马斯·科克在内的第一批循道宗区长在伦敦创立了大英循道会(WMMS)。大英循道会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建立了宣教站,1815-1914年间,他们的教士将圣经译成了24种新的语言。在英国,许多较小规模的分支脱离大英循道会并创建自己的差会:圣道会(1797 年),循原会(1810 年),美道会(1815 年),以及偕我会(1857 年)。1907 年,圣道会、美道会和偕我会合并成联合循道宗。1932 年,大英循道会、循原会和联合循道宗合并组成(大英)循道会。这些不同分支的差会也在1932年合并了,组成循道宗传道会 (MMS)。1915-1968 年,MMS 将部分圣经翻译成 21 种新的语言。其大部分译者 招募自英国。在美国建国之初,约翰·卫斯理委托托马斯·科克建立循道会。1784 年,美以美会在巴尔的摩的一次会议上成立了。19 世纪早期,美国美以美会教士在 1830-1914 年间和 1915-1968 年间分别将圣经译成了约 7 种和 5 种新的语言。1968 年,美以美会和福音联合弟兄会合并,成为(美国)循道会。

苏丹内地会190美国 (1893)单一国家

苏丹内地会:苏丹内地会始于1893年,是年三个美国宣教士罗兰‧宾哈姆高文肯多马到日内瓦创立了一个宣教站 。他们抵达后,高文和肯多马就死于热病,而宾哈姆则返回北美差派其他宣教队伍。在又一次失败的尝试后,1902 年,他终于成功建立了一个基地,并在之后拓展至非洲萨赫勒的其他国家。20 世纪之交,“苏丹” 这个名字指的是非洲萨赫勒和萨赫勒以南地区。截至 1942 年,苏丹内地会 (SIM) 已向西非差派了 400 。

宣教士,他们在 1915-1968 年间,创立了数百间教会,并将部分圣经译成了 19 种新的语言。这些宣教士皆招募自北美。1982 年后,苏丹内地会与另外两个差会合并,并将他们的活动范围拓展至其他大洲。苏丹内地会的缩写代表了一个新的含义,在宣教中服侍

非洲内地会170美国 (1895)单一国家

非洲内地会:1895 年,彼得·史葛创立了非洲内地会(AIM),他的家族是从格拉斯哥(英国)移民至费城(美国)的。他和他的 6 个宣教士同工在肯尼亚建立了 4 个宣教站,随后,1896 年,史葛突然死于黑水热,他所建立的宣教站陷入混乱。贺查理担任了宣教站的领导,并将宣教工作拓展至其他国家。1915-1968 年间,大多来自北美的非洲内地会宣教士们将部分圣经译成了 17 种新的非洲语言。1970 年后,非洲内地会在世界九个地区开设了 9 个办公室,包括韩国、香港和巴西,但其宣教重点依然在非洲。

其他盎格鲁-撒克逊差会16323---单一国家

其他盎格鲁撒克逊差会:美国浸礼会差会 16 (1915-1968) / 0 (1969-2013); 弟兄会 15 / 1; 中国内地会/海外基督使团 10 / 0; 未得之地差会 8 / 2; 开放弟兄会的差会 9 / 0; 伦敦传道会 9 / 0; 大英循道会 7 / 0; 联合基督教书坊 0 / 7; 东北印度传道会 6 / 0; 美国长老会 5 / 0; 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 5 / 0; 中美洲差会 5 / 0; 亚太基督教联盟差会 0 / 4; 圣经教友差会会 3 / 1; 婆罗州福音使命团 4 / 0; 门诺会 4 / 0; 南非事工差会 4 / 0; 美国路德会 3 / 0; 大英浸信会 3 / 0; 中亚差会 3 / 0; 苏格兰福音会 3 / 0; 福音宣教联盟 3 / 0; 英国圣经送赠差会 0 / 3; 安息日会 3 / 0; 中非大学传教会 3 / 0; 联合长老会 3 / 0; 守望台圣经书社 0 / 3; 南美印第安差会 3 / 0; 南美传教士协会 3 / 0; 美国卫理公会布道团 2 / 0; 刚果巴罗洛差会 2 / 0; 刚果福音会 2 / 0; 信义弟兄会 2 / 0; 南海福音会 2 / 0; 乌班吉福音会 2 / 0; 未得之非洲差会 2 / 0; 世界文字布道协会 0 / 2; 美国协同会 1 / 0; 新几内亚圣公会 1 / 0; 神的教会 1 / 0; 荷兰归正教会 1 / 0; 新赫布里底差会 1 / 0; 英国圣公会差会 1 / 0; 威尔士长老会 1 / 0; 普世差传 1 / 0; 环球福音会 1 / 0。

其他非盎格鲁-撒克逊差会4751---单一国家

其他非盎格鲁-撒克逊差会:印尼森博兴旺会 0(1915-1968)/ 23(1969-2013); 罗马天主教会 16 / 3;喀麦隆圣经翻译和文学协会 0 / 16; 瑞典差会 6 / 0; 巴色会 5 / 0; 巴黎福音派传教士协会 5 / 0; 印尼托莫洪基督教大学 0 / 5; 巴西圣经出版社 0 / 4; 荷兰圣经公会 4 / 0; 瑞典路德会 4 / 0; 法属乌班基-夏利特派团 3 / 0; 德国信义会 2 / 0; 摩拉维亚弟兄会 1 / 0; 凡堡会 1 / 0。

夏季语言研究所/威克里夫圣经翻译会172436美国(1936)跨国

夏季语言研究所/威克里夫圣经翻译会/林辅助服务中心/种子公司目的是向未闻福音的族群中翻译和传播圣经,威廉‧汤森及其同事创立了一个互补组织网络——1936 年夏季语言学院(SIL),1942 年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WBT),1948 年丛林辅助服务中心(JAARS) 以及 1993 年种子公司(SC)。1917-1930 年间,汤森将新约译成危地马拉的喀克其奎语,之后在美国开办了夏令营,以便给预备在墨西哥的印第安人中间工作的译者教授语言课程。1936 年,他将这些夏令营正规化,成立了夏季语言研究所。汤森建立威克里夫圣经翻译会目的是从教会得到资助进行语言和翻译项目。1940 年代,两个组织 (SIL / WBT) 扩展至南美,为了将传教士较容易地差派到如亚马逊雨林这样难以进入的地区,汤森建立了林辅助服务中心(JAARS)。1993 年,在威克里夫圣经翻译会前主管梅·伯尼的倡议下,种子公司(SC)成立了,以资助当地圣经译者负责的项目。威克里夫圣经翻译会资助的典型项目是此项目由一个非当地译者开辟,他常在新约完成时离开那个地方。种子公司继续资助委员会的当地成员,此委员会由外国译者出于如翻译旧约的目的而创立。1960 年前,SIL 和 WBT 主要招募北美的传教士。1960 年后,SIL / WBT 在欧洲设立了办公室,如 1962 年在德国或 1964 年在英国。1982 年,SIL/WBT 拥有来自 31 个国家的 4512。

同工,2013 年已发展至拥有来自超过 50 个国家的 6000 多名同工。SIL/WBT 所翻译的圣经远超其他组织:2018 年共翻译了 1000 种语言。

【世界】圣经同盟0248美国 (1938)跨国

【世界】圣经同盟:1938 年美国家庭圣经会成立于芝加哥,他的创始人商人威廉·查普曼购买了 1000 本圣经送给他的邻居们。随后,该组织更名为世界家庭圣经同盟(WHBL),并最终改为圣经同盟(BL)。圣经同盟在超过 40 个国家中设立了基地、办公室和合作伙伴。它协调翻译委员会进行 “易读” 圣经的翻译,也出版其他机构翻译的圣经。根据我们的统计, 1969-2013 年间,圣经同盟出版或翻译了约 248 种语言的圣经。特别是,圣经同盟与威克理夫圣经翻译会合作,将圣经译成约 71 个小语种。

国际圣经公会0128美国 (1809)跨国

国际圣经公会(Biblica):国际圣经公会(IBS)的前身是纽约圣经公会(NYBS),1809 年,包括亨利·罗格斯威廉·高露洁狄奥多勒斯·范·威奇在内的一小群人在纽约成立了纽约圣经公会。1819 年,纽约圣经公会吸纳了纽约辅助圣经公会,之后经历了数次拆分与合并,直至 1840 年与海员圣经公会合并。在其成立最初的 160 年里,它一直是一家地方圣经出版商。1968 年,纽约圣经公会开始赞助一家委员会,该委员会后来翻译了新国际版圣经(NIV),这是一本当代英语圣经。在成本超出预算时,密歇根州大急流城的 Zondervan 出版社同意资助部分成本,作为获得部分商业版权的报酬。NIV 的版税收入使得纽约圣经公会在 1970 年代转为出版世界性圣经。1974 年,纽约圣经公会更名为纽约国际圣经公会,之后又在 1988 年缩短为国际圣经公会(IBS)。国际圣经公会在 1992 年和 2007 年分别与新力国际、英国的发光合并。2009 年,它更名为 Biblica 国际圣经协会。1988 年后,国际圣经公会总部一直在科罗拉多泉市。1975-2013 年间,国际圣经公会协调不同的翻译委员会,并资助了 108 种新语言的圣经翻译。根据其官网,国际圣经公会与 55 个国家的地方合作者合作,并从当地招募译者。

新部落差会2119美国 (1942)跨国

新部落差会:1942 年,保罗‧佛莱明在美国建立了新部落差会(NTM)。该差会专注于建立教会和为世界小人口族群翻译圣经。1940 年代,该差会经历了一系列人事上的致命危机,1990 年代,其宣教士受到游击队的攻击。新部落差会在 8 个国家拥有招募基地: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荷兰、新西兰和挪威。根据Ministry Watch 的网站,2016 年,新部落差会的美国分支派出了 2500 宣教士,而其他 7 个国家分支总共派出了 800 宣教士。自 1942 年始,新部落差会将圣经译成了 40 种世界小语种。

圣经翻译学会35瑞典 (1973)跨国

圣经翻译学会:1973年,来自波黑的克罗地亚作家波利斯拉弗‧阿拉波维奇(Borislav Arapović)在斯德哥尔摩创立了圣经翻译学会(IBT),他于 1965 年移居瑞典。圣经翻译学会的服务对象是前苏联(现为独联体)使用非斯拉夫语的 85 万人,它只参与圣经翻译而不负责传福音。1970 年代,圣经翻译学会再版了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于 19 世纪出版的部分圣经:卡尔梅克语版福音(1815 年),鞑靼语版福音(1866 年),及雅库特语版赞美诗(1897 年)。1932 年,圣经翻译学会在赫尔辛基设立分部,覆盖俄罗斯的12种乌拉尔语,但其最重要的举措发生于 1955 年,它首次在莫斯科的俄罗斯东正教圣安德烈修道院设立中心。一个国际且跨宗派团队监管数十个翻译团队组成的网络,并准备出版圣经抄本。他们从俄罗斯和其他国家招募译者。自 1973 年,圣经翻译学会已出版了 35 种新语言的圣经(据我们的统计),总计 75 种语言(根据圣经翻译学会网站):10 种语言的整本圣经,30 种语言的整本新约,和 35 种语言的部分圣经。

联合圣经公会023--- (1946)邦联

联合圣经公会:联合圣经公会(UBS)是 152 个圣经公会的联合,每一个都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1946 年,13 个国家圣经公会创立了联合圣经公会。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BFBS)在联合圣经公会创建过程中发挥着格外重要的作用。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成立于 1804 年,并在 19 世纪系统地在大英帝国内创立附属圣经公会。殖民地独立后,附属圣经公会转为各国圣经公会,并在之后成为联合圣经公会的成员。例如,印度圣经公会的前身是 1811 年成立的加尔各答附属圣经公会,印度尼西亚圣经公会由 1814 年成立的爪哇附属圣经公会发展而来。在过去的 70 年中,联合圣经公会协调翻译新语言的圣经。尽管联合圣经公会直接资助了 23 种语言的圣经翻译,但首选途径依然是通过各国圣经公会的项目。联合圣经公会以三种方式协助各国圣经公会完成这个任务。首先,联合圣经公会为译者出版辅导书(包括期刊《圣经翻译者》《圣经翻译者》《翻译者及修订者指南》 。其次,联合圣经公会提供翻译顾问,与各国翻译公会合作。第三,联合圣经公会在其成员公会中交换翻译所需的信息。自 1950 年代,联合圣经公会及其成员公会翻译了 279 种新语言的圣经。

巴布亚新几内亚圣经公会54巴布亚新几内亚 (1985)邦联
印度尼西亚圣经公会138印度尼西亚 (1814)邦联
印度圣经公会16印度 (1811)邦联
喀麦隆圣经公会15喀麦隆 (1959)邦联
其他国家的圣经公会133---邦联
表 6: 1915-2013 年间各机构的圣经翻译

表 6 清晰地体现了美国的跨国组织(尤其是夏季语言研究所/威克里夫圣经翻译会)比单一国家和邦联组织(如联合圣经公会)更有效率。这一趋势反映出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其他国际事务领域中的主导性地位。一些作者将这种主导称为 “少数人的统治”,并警告会遭遇未来的抵制。 就翻译圣经而言,现实和圣经的一中心论的确存在张力。20 世纪盎格鲁-撒克逊机构的主导地位说明使者的国籍是重要的,但圣经使读者确信并非这样(“犹太人和希腊人之间并无差别”,《罗马书》10:12)。尽管存在张力,也不能过早定论,因为世界圣经翻译的历史仍在进行。从未来的角度看,事情可能会看上去不同。

综上所述,促成 20 世纪圣经翻译增长的正反馈循环包括两个因素:首先,盎格鲁-撒克逊对圣经项目的主导建基于其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霸主地位;其次,翻译机构的跨国和邦联结构;第三,基督教奋兴主义有可能起到了额外的作用,但无法衡量。

预测

图 1 是基于的经验性数据编辑而得。翻译语言的数目类似一个指数曲线,据此,我们可通过公式计算得到。以下是指数函数的定义。

定义:
对于任意 a > 0 且 b > 1 的真实数字,我们称某个变量 q 随时间 t 发生指数增长,如果 qt 之间满足如下关系:

参数定义:
    a = qs 表示初始时刻 ts (公元前 260 年)对应的翻译语言数量。
    b = 持续增长因素,受到其影响,每隔 c 段时间 q 的增长量。
    c = 一个固定时间长度,对应的是受 b 影响 q 增长所需要的时间。
    ts = 起始时刻, 为公元前 260 年七十士译本成书的时间:qs = q(-260) = 1
    it = 拐点,是公元 1815 年, qi = q(1815) = 101
    te = 称为终点(目前定为公元 2016 年), q(2016) = 3033

如果给定两组时间-数量 (t, q) 数据,就足以确定一个指数函数,这两组数据来自与拐点和终点。拐点指的是方向转换之时,此时翻译语言的数量快速增长。这里我们定义 “低增长速度” 为年增长率低于 1;对应的, “高增长速度” 为年增长率大于 1。根据必须性或方便性,时间终点为圣经版本翻译语言数量停止增长的时刻。目前我们设立的时间终点是 2016 年,这也是我们取得数据的最后年份。对于可微函数 q(t) 来说,拐点是点 ti,那么第一个导数为 q’(ti)。然而,由于历史数据是互不相关的,我们必须寻找时间 ti,此时增长率从低于 1 转为大于 1:

对于(几乎)所有的时刻 t < ti,圣经翻译语种增长率(用 m 表示) m <1,或更精确的

对于(几乎)所有的时刻 t > ti,圣经翻译语言种增长率(用 m 表示) m 1,或更精确的

根据我们建立的计算机程序,公元 1815 年为拐点。从公元前 260 年到公元 1815 年,圣经翻译语言的年增长率几乎都低于 1,这鲜有例外。从 1815 年开始,圣经翻译语言数量增长率几乎每年都超过 1,同样鲜有例外。现在我们来确定指数函数 q(t) 及其反函数 t(q)。这里我们选择 b = 2,以便使得增长过程为一个翻倍增长,进而得到以下的公式:

q(t)t(q) 的计算:

这里的常数 ac 可以用标准的数学方法和公式求出。两组时间-语言数量为 (ti, qi) = (1815,101);
(te, qe) = (2016, 3033), 我们有

世界圣经翻译的公式:

(i)  时间- 数量函数 (ii)  数量- 时间函数
 

 

 

在世界圣经翻译的历史当中,每隔 41 年圣经译文语言的数目就会翻倍。如果目前趋势持续的话,到 2026 年,3500 种语言会有自己语言的部分圣经文本,到 2072 年,地球上所有 7881 种都会有自己的圣经译本 。

结论

我们已讨论了伊斯兰的崛起和天主教的信息垄断是圣经翻译在公元前 260 年至公元 1815 年间低增长的主要原因。1815 年后,在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圣经译本的语言数量大幅增长:基督教奋兴主义、国际化和工业化。20 世纪,新的信息技术和许多盎格鲁-撒克逊翻译机构的准垄断地位促成圣经翻译爆发性的增长。当需要圣经翻译的最后一种语言也有了本土译本,圣经翻译的历史就结束了。许多小语种在 21 世纪经历了快速的转型,因而确定仍需翻译的语言的确切数量是困难的。根据谨慎的估计,这一数字可能在 3500-3800 之间,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2026 和 2031 年会分别达至这两个数字。

附录

在对《民族语》第 16、17 和 18 版(E16、E17、E18)进行全面回顾后,汉莫斯卓姆给予了这份参考资料正面的评价,但也指出了它缺少许多数据的信息来源。E16、E17 和 E18 使用 ‘互通性’ 和 ‘共同民族身份’ 作为分辨方言和语言的标准。在使用这些标准时,出现大量难以处理的案例。语言学家莫瑞、珀斯特和弗里德曼(2013)批评 ISO 639-3 区分方言和语言的标准,有些话语的分解并没有这么清晰。表 7 用玫瑰色标出了有争议的案例。

 

互通性 共同的民族身份 举例
方言

+

+

诺森伯兰语是北方英语方言,而肯特语是南方英语方言,二者采用同一个 ISO 639-3 码 “eng”。
方言

-

+

潮州话和台语是中国两种互不相通的闽南方言,二者采用同一个 ISO 639-3 码 “nan”。 资料
语言

-

+

广东话(ISO 639-3 “yue”)和吴语(ISO 639-3 “wuu”)是中国两种互不相通的方言。
语言

+

-

巴基斯坦的乌尔都语(ISO 639-3 “urd”)和印度的标准印地语(ISO 639-3 “hin”)是互通的。
语言

-

-

非洲的曼丁哥语(ISO 639-3 “mnk”)和瓦塞克拉语(ISO 639-3 “vaj”)无关。

7《民族语》第 16、17 和 18 版中的语言定义

在一个简短的说明中,哈斯佩尔马斯(2013)进一步质疑了语言识别系统的有用性,尤其是工业上的 ISO 公司是否有监督这个体系所需的专业性与权威性。我们确实认为语言识别系统可以制定,并且它的好处远大于缺陷。首先,如人类语言这样天生模糊的实体是否适用轮廓清晰的模型早在19世纪已有讨论,当时,奥古斯特・施莱歇尔约翰内斯·施密特分别提出了谱系树理论和波浪理论来描绘语言的演变关系。过去的 150 年间,语言学家偏爱使用谱系树理论这个简化而清晰的描述而非复杂的波浪理论。同样地,像 ISO 639-3 标准这样的语言识别系统是一个对现实的简化模型。其次,元语言信息,如使用语言的人口数量、语言濒危度、L1/L2 用户百分比(即圣经翻译日期)对于几乎所有地球上的语言来说都是可以获得的。我们需要一个语言识别系统以准确标注这些丰富的数据。第三,人类语言是需要政治规范的交流工具,就像工业材料、产品和服务一样。在建立标准方面,国际标准化组织可以提供政治专业性和权威性,这是一个语言学家协会所没有的。

资料来源

American Bible Society. A Guide for Translators and Revisers of the Holy Scriptures: A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New York: American Bible Society, 1961).

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s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New York: Verso.

Andreas, F. K. (1910). “Bruchstücke einer Pehlewi-Übersetzung der Psalmen aus der Sassanidenzeit”, in Sitzungsberichte der Königlich Preussis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 Sitzung der philologisch-historischen Klasse, Band 41, pp. 869–72.

Arapović, B. (1998). Bibelns Sidenväg (The Bible’s Silk Road). Stockholm: Institutet för Bibelöversättning (Institute for Bible Translation).

Bobrick, B. (2001). Wide as the Waters: The Story of the English Bible and the Revolution it inspired. New York: Penguin Books.

Bebbington, D. W. (1989). Evangelicalism in Modern Britain: A History from the 1730s to the 1980s. London: Unwin Hyman.

Bedouelle, G. (1989). “La réforme catholique”, in Le temps des Réformes et la Bible, edited by G. Bedouelle and B. Roussel, pp. 327–368. Paris: Éditions Beauchesne.

Bentham, J. [1789] (1907).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Bingham, R. V. (1943). Seven sevens of years and a jubilee: The story of the Sudan Interior Mission. Toronto: Evangelical Publishers.

Brecht, M. (1982). Die Basler Christentumsgesellschaft.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Breyfogle, N. (2005). Heretics and Colonizers: Forging Russia's Empire in the South Caucasu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urr, G. L. (1901). “The Year 1000 and the Antecedents of the Crusades.”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6, 429–439.

Byford, C. T. (1912). Peasants and prophets: Baptist Pioneers in Russia and South Eastern Europe. London: The Kingsgate Press.

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 (2013). Report to General Council 2013, June 11–16 2013. Tampa, Florida. Online.

Church Mission Society (2012) [1896]. The Church Missionary Atlas: Account of the Various Countries in Which the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Labours, and of Its Missionary Operations. San Bernadino, Califonia: ULAN Press.

Clèdat, L (1887). Le Nouveau Testament traduit au XIIIe siècle en language provençale suivi d’un rituel Cathare. Paris: Ernest Leroux.

Coote, R. (1998). “Scott, Peter Cameron” i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pp. 608–609, edited by G. H. Anderson. Grand Rapids, Michigan: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Corwin, G. R. (1998). “Bingham, Rowland Victor” i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pp. 64–65, edited by G. H. Anderson. Grand Rapids, Michigan: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Cross, W. R. (1950). The burned-over district: The Soci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Enthusiastic Religion in Western New York, 1800–1850.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ua, A. (2003). World on Fire. New York: Anchor Books (Random House).

Cushing, K. G. (2005). Reform and the papacy in the eleventh century: spirituality and social change.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Dieter, M. E. (1996). The Holiness Revival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Lanham: Rowman and Littlefield.

Ditchfield, G. M. (2005). The Evangelical Revival. London: Routledge.

Dudley, L. (1991). The Word and the Sword: How the Technologies of Information and Violence Have Shaped Our World.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Dwyer, J. C. (1998). Church history: twenty centuries of Catholic Christianity. Mahwah, New Jersey: Paulist Press.

Elsbree, O. W. (1935). “Samuel Hopkins and the doctrine of benevolence.” New England Quarterly 534–550.

Embley, P. L. (1966). The Origins and Early Development of the Plymouth Brethren. PhD Thesis. Cheltenham: St. Paul College.

Espinosa, G. (2014). William J. Seymour and the Origins of Global Pentecost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Findlay, J. F. (1969). Dwight L. Moody: American Evangelist 1837–1899.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Garrett, L. (2002). The Stone-Campbell Movement: The Story of the American Restoration Movement. Joplin: College Press.

Gustavsson, A. (1986). “New Trends in Recent Swedish Research into Revivalism.”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istory, 11, 301–307.

Hammarström, H. (2015). “Ethnologue 16/17/18th edition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Language, 91(3), 723–737.

Hanson, E. C. (2008).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world politics.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Haspelmath, M. (2013). “Can language identity be standardized? On Morey et al.’s critique of ISO 639-3.” Blog posted on 4-dec-2013 at www.dlc.hypotheses.org/610.

Hefley, J. and M. Hefley (1974). Uncle Cam: The Story of William Cameron Townsend. Waco, Texas: Word Books.

Hirzel, S. (1980). Der Graf und die Brüder. Stuttgart: Quell Verlag.

Horne, C. F. (ed.) (1917). The Sacred Books and Early Literature of the East, in Medieval China, Vol. XII, pp. 381–392. New York: Parke, Austin and Lipscomb.

Hugh, C. (ed.) (1911a). Entry “Bilderdijk, Willem”.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Volume 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gh, C. (ed.) (1911b). Entry “Haldane, Robert”.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Volume 12.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gh, S. (1995). Wycliffe in the Making: The Memoirs of W. Cameron Townsend, 1920–1933. Wheaton: Harold Shaw.

Inikova, S. (1999), Spiritual Origins and the Beginnings of Doukhobor History, Doukhobor Centenary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Ottawa.

Janis, M. W. (1984). “Jeremy Bentham and the Fashioning of International Law.”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78(2), 405–418.

Jones, G. (2005). “Reflections on the Religious Revival in Wales 1904–05.” Journal of the United Reformed Church History Society 7 (7). 427–445.

Kant, E. [1795] (2003). To perpetual peace: a philosophical sketch.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Translated from Kant’s original essay Zum ewigen Frieden. Ein philosophischer Entwurf.

Kirby, I. J. (1986). Bible Translation in Old Norse. Genève: Université de Lausanne, Publications de la Faculté des Lettres XXVII.

Kirby, I. J. (1993) “Stjórn” in Medieval Scandinavia: An Encyclopedia, edited by Phillip Pulsiano and Kirsten Wolf with Paul Acker and Donald K. Fry, pp. 611–12. New York: Garland Publishing.

Kowalsky, N. (1966). “Die Sacra Congregatio de Propaganda Fide und die Übersetzung der Heiligen Schrift”, in Die Heilige Schrift in den katholischen Missionen, edited by J. Beckmann. Beckenried, Switzerland: Schöneck.

Landes, R. (2000). “The fear of an Apocalyptic Year 1000: Augustinian Historiography, Medieval and Modern.” Speculum 75(1), 97–145.

Lange, D. (1981): Eine Bewegung bricht sich Bahn. Die deutschen Gemeinschaften im ausgehenden 19. und beginnenden 20. Jahrhundert und ihre Stellung zu Kirche, Theologie und Pfingstbewegung. Gießen: Brunnen Verlag.

Lee, S. H. (1988). The Philosophical Theology of Jonathan Edward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ewis, M. P. (ed.). (2009).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Sixteenth edition. Dallas, Texas: SIL International.

Lewis, M. P., G. F. Simons, and C. D. Fennig (eds.). (2013).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Seventeenth edition. Dallas, Texas: SIL International.

Lewis, M. P., G. F. Simons, and C. D. Fennig (eds.). (2015).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Eighteenth edition. Dallas, Texas: SIL International.

Lewis, M. P., G. F. Simons, and C. D. Fennig (eds.). (2016).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Nineteenth edition. Dallas, Texas: SIL International.

Loemker, L. [1956] (1969). Leibniz: Philosophical Papers and Letters. Dordrecht: Reidel. p. 58, fn 9.

MacCormack. E. R. (1966). “An Ecumenical failure: The development of Congregational Missions and its influence upon Presbyterians.” Journal of Presbyterian History 266–285.

Matthews, D. (1969). “The Second Great Awakening as an Organizing Process, 1780–1830: An Hypothesis.” American Quarterly 23–43.

Mazower, M. (2012). Governing the World: The History of an Idea. New York: The Penguin Press.

Meadows, D., J. Randers and D. Meadows (2004). Limits to Growth: The 30-Year Update. White River Junction, Vermont: Chelsea Green Publishing Company.

Menzies, W. W. and R. P. Menzies (2000). Spirit and Power: Foundations of Pentecostal Experience. Grand Rapids: Zondervan.

Mikre-Sellasie, G. (2000). “The early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into Ethiopic,” The Bible Translator 51, 302–316.

Miller, D. (2010). “Renegotiating the Boundaries of Evangelicalism in Jerusalem’s Christian Quarter: 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 Church.Anglican and Episcopal History 79 (2), 185–188.

Morey, S., M. Post and V. Friedman (2013). “The language codes of ISO 639: A premature, ultimately unobtainable, and possibly damaging standardization. PARADISEC RRR Conference.

Murray, J. (1985). Proclaim the Good News: A Short History of the Church Missionary Society.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Nida, E. A. (1972). The Book of a Thousand Tongues. 2nd Edition. London: United Bible Societies.

Norman, J. (1988). Chi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orth, E. (1938). The Book of a Thousand Tongues. 1st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and Brothers.

Orr, J. E. (1965). The Light of the Nations: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Paternoster Church History,Volume 8, Milton Keynes: Paternoster Press.

Page, J. (1888). Samuel Crowther: The Slave Boy who Became Bishop of the Niger. New York: Fleming H. Revell Company.

Peters, C. (1936). “Der Text der soghdischen Evangelienbruchstücke und das Problem der Pešiṭṭa.” Oriens Christianus 3(11), 153–162.

Peters, E. (1980). Heresy and Authority in Medieval Europe. The Middle Ages Serie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ickover, C. A. (2009). The Math Book: From Pythagoras to the 57th Dimension. New York: Sterling.

Piggin, S. (1988). “Toward A Bicentennial History of Australian Evangelicalism.” Journal of Religious History 15(1), 20–37.

Rengshwat, J. S. (2012). The Sudan United Mission British Branch 1934–1977: An examination of the Mission’s indigenous Church Policy.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Jos.

Rhodes, E. (2007). “Secondary versions: Arabic to Old Slavonic,” in A History of Bible Translation, edited by P. A. Noss, pp. 91–104. Rome: Edizioni di Storia e Letteratura.

Rines, E. G. (ed.) (1918). Entry “The American Bible Society”. 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 Volume I, p. 501. New York: Lyon Company.

Ross, E. (2011). “A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trans-Saharan trade,” in The trans-Saharan book trade, edited by G. Krätli and G. Lydon, pp. 1–34. Leiden: Brill.

Sattler, G. R. (1982). God's Glory, Neighbor's Good: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life and writings of August Hermann Francke. Chicago: Covenant Press.

Schwartz, M. (1974). “Sogdian Fragments of the Book of Psalms.” Altorientalische Forschungen 1, 257–261.

Sherwig, J. M. (1962). “Lord Grenville's Plan for a Concert of Europe, 1797–99.”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34(3), 284–293.

Simms, P. M. (1929). The Bible from the Beginning.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Slettan, B. (1986). “Religious Movements in Norway. Attitudes and Trends in Recent Research.”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istory, 11, 345–361.

Smith, G. (1885). The Life of William Carey, D.D: Shoemaker and Missionary. London: John Murray. (It was republished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n 2011).

Smith, J. H. (2015) The First Great Awakening: Redefining Religion in British America, 1725–1775. Madison: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Soesilo, D. (2007). “Bible translation in Asia-Pacific and the Americas,” in A History of Bible Translation, edited by P. A. Noss, pp. 163–181. Rome: Edizioni di Storia e Letteratura.

Sommer, D. (2013). Eine baltisch-adelige Missionarin bewegt Europa. Barbara Juliane v. Krüdener, geb. v. Vietinghoff gen. Scheel (1764–1824). Göttingen: Vandenhoeck & Ruprecht.

Songulashvili, M. V. (1990). “The Translation of the Bible into Georgian.” The Bible Translator 41, 131–134.

Spartalis, P. J. (1994). Karl Kumm, last of the Livingstones: pioneer missionary statesman. Bonn: Verlag für Kultur und Wissenschaft.

Standaert, N. (1999). “The Bible in early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in Bible in Modern China: The Literary and intellectual Impact, edited by I. Eber, S.-K. Wan and K. Walf, pp. 31–54. Sank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Stewart, K. J. (2006). Restoring the Reformation: British Evangelicalism and the Francophone ‘Réveil’ 1816–1849. Eugene: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Sundermann, W. (1989). “Mittelpersisch”, in Compendium Linguarum Iranicum, edited by R. Schmitt, pp. 138–164. Wiesbaden: Dr. Ludwig Reichert Verlag.

Tomkins, S. (2007). William Wilberforce: A Biography. Grand Rapids: Eerdmans Publishing.

Tourn, G. (1980). The Waldensians: The first 800 years (1174-1974). Camillo P. Merlino, Translator. Charles W. Arbuthnot, Editor. Torino, Italy: Claudiana Editrice.

Townsend, W. J., H. B. Workman and G. Eayrs (1910). A New History of Methodism. Vol. 1.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Trask, R. L. (1996). Historical Linguistics. London: Edward Arnolds Publishers.

Vickers, J. A. (1969) Thomas Coke: Apostle of Methodism. London: Epworth Press.

Wåhlin V. and O. Feldbæk (1986). “Religious revival in the Nordic countries after 1800: Recent research trends.”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History 11, 297–299.

Wisse, F. (1995) “The Coptic Versions of the New Testament” in Studies and Documents: The Text of the New Testament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 edited by Bart D. Ehrman and Michael W. Holmes, pp. 131–141. Grand Rapids: Eerdmans.

Yetman, N. R. (1968). “Doukhoborism and Revitalization.” Kansas Journal of Sociology 4(3), 153.

Yule, H. (ed.) (1914).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being a collection of medieval notices of China. Volume 3. London: Hakluyt Society.

Zuurmond, R. (1995). “The Ethiopic Ver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in The Text of the New Testament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 edited by B. D. Ehrman and M. W. Holmes, pp. 142–156. Grand Rapids: Eerd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