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圣经翻译

总结

中国的圣经翻译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零星的圣经翻译:635-1800 年

  • 权威汉语圣经的努力:1800-1920 年

  • 权威汉语圣经的出现:1920-1980 年

  • 非汉语圣经的边缘化:1980 年至今

零星的圣经翻译( 635-1800 的特点是中东和欧洲到中国不规律的传教活动,这通常与贸易活动相结合。传教士是出于各种原因与中国人接触的大群体中的一小群。公元 635 年,第一批抵达中国的传教士是聂斯托留派。他们和其他中东商人一起,通过古丝绸之路到达中国。散居在现代中国许多地方的穆斯林(回族)是这些商人的后代。聂斯托留派传教士将新约和旧约的部分书卷译成了中古文。没有译稿留存下来,但是聂斯托留派在西安的石碑上提到了部分圣经的翻译。这部分圣经的翻译可能是基于古叙利亚语的别大西译本。当蒙古人于中世纪统治中国时,四世任命孟高维诺的约翰作为他的特使前往元朝朝廷。大约在同一时期,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抵达中国,他的到来更多是出于商业而非宗教缘由。1307 年,孟高维诺的约翰将《诗篇》和新约译成了古维吾尔语,这是蒙古贵族使用的语言。虽然没有译稿留存下来,但约翰在他给教宗的两封信中提到了自己这一的成果。部分圣经被翻译的第三种语言是台湾西拉雅语。1661 年,台湾被荷兰占领期间,改革宗牧师倪但理将《马太福音》译成了西拉雅语。作为荷兰改革宗教会的一名神职人员,倪但理也受雇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后者是一家特许贸易公司。荷兰传教士的活动对台湾原住民产生了影响,直到 18 世纪早期。以上提到的三种圣经翻译都没有产生持续性影响,似乎也没有广泛流传,因为没有战略性的计划去推动这些努力。他们只是水桶中的水滴(《以赛亚书》40:15)。但是,他们却是细微的起头,体现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古时渊源。

19 世纪见证了权威汉语圣经的努力。这一努力取决于另一场冲突:选择能够统一中华帝国的通用语言。满清政府用北京话作为日常工作用语。然而,人口稠密的南方却没有多少人能流利使用这种语言。文言文在 19 世纪享有很高的威望,但是就像拉丁文一样,没人会把它当作母语来说。在超过五十年的时间里,新教传教士翻译了五个版本的文言文圣经。但是这些努力都未能吸引中国基督徒的关注,对此我们给出两个可能原因。首先,圣经被翻译成了一种受人尊敬但却是死的语言;其次,并没有一致的语言政策来推动文言文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语言。19 世纪晚期,北京话越来越明显地扮演了通用语言的角色。因着缺乏权威圣经译本的挫败感,新教传教士于 1890 年成立了三个跨宗派翻译委员会,一个是深文理;一个易文理;一个是普通话、北京话。只有普通话委员会在长达 30 年的翻译过程中存活下来,而文言文委员会则解散了 。这些决定受到了政治发展的影响。在 1913 年的全国会议上,年轻的中华民国决定采用北京话作为国家语言。当普通话委员会完成其工作,并于 1919 年出版了中文圣经合和本时,这已经是最佳时机。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初期,新教传教士还将圣经部分地翻译成26 种汉语方言。这些圣经在当地流传,并且他们满足了初期教会社群的需要,直到权威中文圣经的出现。此外,将圣经翻译成三个重要的小语种的工作于 19 世纪开始或者完成:满语(1822 年)、藏语(1862 年)和维吾尔语(1898 年)。每个项目都有吸引人的故事。

权威中文圣经的出现(1920 - 1980 年)与普通话成为国家语言密切相关。在中华民国时期(1911年–1949 年),推广普通话的筹备工作已经完成,但真正的变化是在 1949 年以后共产主义时期发生的。根据中国学者周明朗的研究,中国的语言政策追随了民族国家建设的两种模型——苏联模式(1950 年–1980 年)和中国模式(1980 年至今)。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政府推行一个多语种的语言政策,普通话作为汉语方言区的通行语言,在必要时地方方言作为补充。少数民族语言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通行语言,普通话则在这些地区作为一种补充性语言。在民族国家建设的这一时期,普通话边缘化了所有其他汉语方言。1922 年,部分圣经被翻译成的最后一个的汉语方言是潮汕方言(闽南地区)。这标志着所有方言译本开始逐渐不被使用,而中文和合本圣经开始占据重要位置。例外情况是一大批散居国外的华人所说的福建和客家方言,为此,台湾圣经协会于 2008 年和 2012 年出版了相应文字的修订版圣经。

非汉语圣经的边缘化(1980 年至今):文化大革命(1966 年–1976 年)破坏了多语种的语言规则,但要恢复到以前的规则似乎不太可能。政府于 1982 年修改了宪法第 19 条,并使普通话作为所有民族的通用语言。这使得中国特色的民族国家与单一语言规则被一同建立。这个转化过程经 1991 年苏联解体和经济改革的实行而增强。劳动和户籍制度改革,人们不再被要求于出生地工作。这引发了从农村贫困地区到富裕沿海地区人口迁徙的强劲增长。尤其是年轻人离开了农村,老年人则留了下来。一些观察员估计,移民的数量在 上世纪90 年代达到 1 亿,而在 2000 年前后达到 2 亿。新人口的融合推动了以普通话作为通用语言的需求,并以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为代价。更进一步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对通用语言作为交流语言的需求,结果,少数民族不再熟悉自己的母语,母语现在被认为是一种负担而非资产。继而,少数民族语言濒临消亡。 2010 至 2019 年期间,随着移动通信(移动设备的呈现语言是普通话)的出现和建设项目的繁荣(一部分土地人口被迁移到汉族地区高耸的大楼里,其中主导语言是普通话),这一趋势更加严重20 世纪 90 年代,一些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将圣经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其中一些项目在过去十年中已结出丰硕成果,并增加了 5 种新的圣经译文语言。然而,在盛行的阻碍因素影响下,新的翻译项目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动力。达至少数民族的努力会越来越多地涉及中文圣经和合本。尽管如此,这其中也有一些例外。仍有基督徒使用花苗语(阿卯语)花傈僳语纳苏语诺苏语诺苏语圣经。这些语言被吸纳入普通话的进程放缓。在台湾,普通话也上升到了公共生活中的支配地位。台湾南岛语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在过去 60 多年中,部分圣经被翻译成 10 种少数民族语言;翻译项目继续进行,并无受到抑制。经济发展削弱了少数民族语言圣经的使用,情形类似中国大陆。

在过去的 1400 年中,传教士将部分圣经翻译成了 70 种语言。下表根据它们的谱系关系划分这些语言。

语系 被翻译成的语言
汉语语系

29

阿尔泰语系

5

苗瑶语系

4

壮侗语系

6

藏缅语系

14

南亚语系

2

台湾原住民语

10

表 1: 圣经翻译根据语系

来自14个国家、隶属于11个宗派的超过38个基督徒组织参与了圣经翻译项目。美国和英国的基督徒组织对中国的圣经翻译贡献最大。

派别 组织 来源国家(地区) 翻译语言数量
东正教 叙利亚正教会 叙利亚、伊拉克

1

俄罗斯正教会 俄罗斯

2

天主教 罗马天主教会 意大利

3

三自 中国基督教协会 / 三自爱国运动 中国

6

圣公会 美国圣公会差会 美国

3

  英国海外传道会 英国

6

  英国圣公会赛拿拿宣教会 英国

1

改革宗 荷兰改革宗教会 / 差会 荷兰

2

  瑞典行道会 瑞典

1

公理会 美国公理会海外传道部 美国

4

长老会 英国长老会差会 英国

4

  美国长老会差会 美国

10

  加拿大长老会差会 加拿大

2

  台湾长老会 台湾

2

浸信会 浸信会塞兰坡差会 英国、印度

1

  美北浸信宣道会 美国

1

  美南浸信会差会 美国

2

  美国浸信会传道联会 美国

3

循道卫理会 美以美会 美国

2

  美南监理会 美国

1

  圣道公会 英国

2

  偕我会 英国

1

  英国卫斯理差会 英国

1

  循道会 英国

1

五旬节派 荷兰五旬传道会 荷兰

1

  瑞典自立会 瑞典

1

联合宗派 匿名​的人 ---

3

  亚洲基督徒服侍差会 美国

1

  伦敦传道会 英国

6

  中国内地会(截至 1964 年) 英国

11

  海外基督使团(1964 年后) 英国

1

  巴色传道会(截至 2001 年) 瑞士

1

  圣经翻译学院 俄罗斯

1

  语言宗教研究基金会 德国

4

  温茨堡差会 / 马尔堡差会 德国

1

  摩拉维亚宣教会 德国

1

  中亚会 德国

1

  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 / 威克里夫圣经翻译会 美国

2

  台湾圣经公会 台湾

7

  联合圣经公会 ---

8

表 2: 参与中文圣经翻译的基督徒组织

汉语方言 (28)

法国东方学者伯希和

公元 635 年后,当叙利亚传教士阿罗本(Aloben来到长安(今天的西安),部分圣经第一次被聂斯托留派基督徒译出。

1625 年,一块纪念基督徒于唐朝(公元 618 年 - 907 年)在华活动的石碑在西安出土,这块石碑立于公元 781 年,此时聂斯托留派传教士已在当地传福音。公元 720 年,中国以 Beth Sinaye 之名,成为了东方教会的一个传教省。中国的东方教会在公元 907 年唐朝灭亡后消亡。石碑上的文字提到 “圣经已被翻译”,这成为部分圣经被翻译的明确参考。但没有译稿留存至今。

1907 年,聂斯托留派文献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这些文献提到了《摩西五经》的中文翻译(被称为“牟世法王经”),包括《创世纪》(《浑元经》),《诗篇》(《多惠圣王经》),《福音书》(《阿思翟利容经》),《使徒行传》(《传代经》)和一些其他书卷 。这些书卷以中古文译成。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全碑英语翻译)
耶稣会修士沈福宗

明朝期间(1378-1644),在景教信仰于中国消失多年之后,天主教开始在中国传教。方济·沙勿略为巴斯克天主教徒、依纳爵·罗耀拉的同伴和耶稣会的共同创始人,他作为先锋游历到印度、日本、婆罗洲、马鲁古群岛向当地人传教。在到达中国大陆之前,他在中国南海的上川岛去世了。

意大利耶稣会修士利玛窦带领了一群耶稣会修士来到中国,向朝廷介绍了西方科学,尤其是数学和天文学。他向中国儒家学者发起了一场跨文化对话 。许多中国知识分子归信并成为耶稣会的修士。

利玛窦将部分圣经翻译成中文,主要是基于礼仪选择一些经文翻译,而非全部书卷。唯一留存下来的译文只有《十诫》。

中国礼仪之争是 17 世纪天主教传教士就中国习俗儒家礼仪,如祖先崇拜和之理的一场争论。宽容的耶稣会士认为这些做法在本质上是世俗的,与基督信仰相容,但其他传教士并不这么认为,并求诸教宗意见。

康熙皇帝这场争论把教宗克雷芒十一世(1700-1721 年任教宗)、康熙皇帝(1654-1722)、欧洲大学学者和教廷万民福音部卷了进来。

1704 年,教宗克雷芒十一世颁布了法令《至善的天主》,在该法令中,他谴责了儒教和中国民间仪式。特别是教宗:

  • 禁止使用上帝,但是允许以天主一词称呼上帝;

  • 禁止基督徒参加儒家礼仪;

  • 禁止基督徒参与中国民间宗教礼仪,如祖先崇拜或死者灵魂被引向死后世界的仪式。

1715 年,教宗克雷芒十一世在宗教通谕《自那日起》进一步谴责了中国的宗教仪式。此通谕激怒了中国的康熙皇帝,改变了他对基督教友善的态度,并于1721 年下旨禁止基督教传教活动。中国礼仪之争破坏了天主教与中国政府之间的关系。直到今天,关系还没有恢复。

西什库北堂中国礼仪之争期间,巴黎外方传教会的法国传教士白日升注意到圣经中文译本的空缺。他以四川省为基地,最终和中国学者许若翰共同完成这项工作。在白日升神父 1707 年去世前,他已完成了新约武加大译本 80% 的翻译工作,但是他的作品并未出版。英国人霍奇曼于 1737 年将一份译文副本带到英国,该译本先后被放置于汉斯·斯隆爵士图书馆和大英博物馆。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复制了这份文稿,并将它用于 1823 年自己的圣经翻译中。

18世纪,在天主教徒的几个私人译经工作之后,耶稣会士贺清泰将新约和大部分旧约译成了中文。

这份译稿在北京西什库北堂 保存了很久,现在存于上海。这份译文基于武加大译本。白日升和贺清泰的翻译对 21 世纪的中国人来说非常难懂,下面摘录部分《路加福音》:

《路加福音》1: 13-19

白日升的翻译 (1707 年) 贺清泰的翻译 (1814 年) 和合本的翻译 (1919 年)
13 […] 尔妻依撒伯,将与尔生子,尔必名之若翰。 […] 13 […] 尔妻依撒伯尔要与你一子,尔宜取名若翰。 […] 13 […] 你的妻子伊利沙伯要给你生一个儿子,你要给他起名叫约翰。 […]
14 […] 且众以其生为乐矣。 14 […] 尔得此子,尔心乐多,人亦大喜。 14 […] 有许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乐。
15 盖其为大主前,酒与麯皆不饮,犹在母腹,而满得圣风矣。 15 此子在主前本是大,他不宜饮酒及凡从菓压出的汁,自母腹即满被圣神。 15 他在主面前将要为大,淡酒浓酒都不喝,从母腹里就被圣灵充满了。
16 且多化依腊尔子归于厥主神。 16 使多依斯拉耶耳嗣妇本主。 16 他要使许多以色列人回转,归于主他们的 神。
18 […] 我妻亦暮年矣。 18 […] 妻年亦迈。 18 […] 我的妻子也年纪老迈了。
19 […] 我乃加别尔在神前者,使出语尔,报此福音。 19 […] 我是上主前的加彼厄尔,我奉命语尔,报尔此佳音。 19 […] 我是站在 神面前的加百列,奉差而来对你说话,将这好信息报给你。

文言版新约(1814)19 世纪和 20 世纪是新教圣经翻译的时代。这一过程中的里程碑是 1919 年圣经和合本的出版,它是中国 20 世纪权威和通行的圣经译本。这本圣经是不同国家的传教士历经 100 年的竞争、失望、挣扎,最后达成共识的结果。

权威中文圣经的争论被另一场统一中国的通用语争论所塑造,后者主要发生在 20 世纪之交。自唐朝(公元 618-907 年)起,中国存在两个语言标准,一个是文言,古典文学语言,另一个是白话,普通百姓的白话标准。20 世纪初期文言享有崇高威望,被认为是文化人所使用的语言。绝大多数的中国文学、历史、哲学和其他学科都使用文言,文言是中文唯一真正的国家形式。和拉丁文一样,文言和白话只能写不能说。他们不同与当时任何的汉语方言,因此不能认为其承担了通用语言的角色。

1913 年,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集了来自中国各地的代表。一场针对哪种方言应该被选为中国通用语言的争论出现了。最后,北方代表的观点得到采用,北京方言被选为标准用语。

1906 年,中文和合本的翻译者们19 世纪,整部圣经已经有了5个不同版本的文言译本,而前两版遭到政府的强烈打压 (见本章的尾注):

  • 1822 年,马士曼拉撒尔(浸信会传教士)版;

  • 1823 年,马礼逊米憐(伦敦传道会)版;

  • 1847 年,麦都思郭士立裨治文版。此译本为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所采用;

  • 1854 年,麦都思、文惠廉娄理华施敦力、裨治文的委办译本

  • 1863 年,裨治文和克陛存离开委办译本委员会后的版本;

19 世纪 80 年代,新教教会对权威译本的空缺感到失望,并在 1890 年召开了在华新教传教士大会,预备文言、白话、北京话的新译工作。三个翻译委员会成立。

随着官话成为通用语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古典语言委员会于 1907 年解散,而官话翻译委员会在 1919 年以《中文和合本》之名出版了官话译本。在接下来的 100 年中它保持着权威版本的地位,并于 2010 年由香港圣经公会进行了一次修订。

除文言和官话之外,传教士也将圣经翻译成了其他汉语方言。欧洲人和中国人对 “语言” (language) 和 “方言” (dialect) 的定义在历史上是不同的。在欧洲人的理解中,如果两种话语是互通的,它们是方言;否则,它们就是语言。中国人根据民族和政治特点关联两种话语。如果使用它们的人属于同一族裔群体或国籍,它们就是方言;否则就是两种语言。

汉语方言的使用者是汉族,但汉语方言之间的语言差异相当于甚至高于日耳曼语或罗曼语中的差异。共有九个汉语方言语群,每个都有一个复杂的子系统。

方言语群 人口数

Mandarin 官

9.6 亿

Jìn 晋

4800 万

Gàn 赣

3100 万

Mǐn 闽

7000 万

Yuè 粤

6000 万

Píng 平

380 万

Hakka 客家

3000 万

Xiāng 湘

3800 万

Wú 吴

8000 万

Huī 徽

460 万

表 3: 汉语方言

将圣经译成汉语方言的工作在第一版文言圣经完成后很快开始。四种不同的闽方言译本在 1884 年到 1922 年间出版,而普通话译本于1874年出版,四种不同的吴方言译本在 1901 到 1914 年间出版,而广东方言译本在 1894 年出版,客家方言译本在 1916 年出版。部分圣经总共被翻译成了 28种不同的汉语方言。详细资料如下表。

ISO639-3

方言 汉语方言群 单行本 新约 圣经

ltc

中古汉语 650 (?)

 

 

lzh

深文理 文言文 1810 1814 1822

lzh

易文理 文言文 1883 1885 1902

cmn

普通话 官,北京 1864 1872 1874

cmn

南京 官,江淮 1854 1857

 

cmn

烟台 官,胶辽 1918

 

 

cmn

济南 官,冀鲁 1892

 

 

cmn

武汉 官,西南 1921

 

 

hak

梅州 客家 1860 1883 1916

hak

河婆 客家

 

1916

 

hak

龙岩 客家 1919

 

 

cdo

福州 闽,东 1852 1856 1891

mnp

邵武 闽,北 1891

 

 

mnp

建瓯 闽, 北

 

1896

 

mnp

建阳 闽,北 1898

 

 

cpx

莆仙 闽, 莆仙 1892 1902 1912

nan

潮汕 闽,南 1875 1896 1922

nan

海南 闽, 南 1891

 

 

nan

福建 闽,南 1852 1873 1884

wuu

温州 吴,瓯江 1892 1902

 

wuu

上海 吴,太湖 1847 1870 1908

wuu

宁波 吴,太湖 1852 1868 1901

wuu

杭州 吴,太湖 1879

 

 

wuu

苏州 吴,太湖 1879 1881 1908

wuu

台州 吴,台州 1880 1881 1914

wuu

金华 吴,务州 1866

 

 

yue

连州 粤,罗广 1904

 

 

yue

广东 粤,粤海 1862 1877 1894

表 4: 汉语方言的圣经翻译

客家圣经下载除了官话、闽南话和客家话之外,人们不再使用其他方言本的圣经译本。1949年以来,官话逐步上升到了如此显著地位,几乎所有汉族都被要求掌握这种通用语言。

在整个20世纪,教会通过转换使用官话版圣经来适应这种状况。《圣经》或者完全由官话来读,或者立刻从官话版圣经翻至其他各自方言。

19 世纪以来,大量闽南人和客家人迁移到了东南亚和北美的其他国家。闽南语(台语)也被 70% 的台湾人使用。

这些闽南人和客家人的移民社群继续使用 1884 年和 1916 年版的圣经。圣经被修订和重译以适应 21 世纪的语言使用:在台湾圣经公会的主持下,20 世纪修订或重译了两种方言版圣经,分别是 2008 年的闽南语圣经和 2012 年的客家话圣经。

中国的犹太人和穆斯林 (1)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有明确证据表明中国出现犹太人的是唐朝(公元618-907)。一份 8 世纪的希伯来文文稿在敦煌莫高窟(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站点)被发现。

根据阿拉伯史料记载,犹太人是在 878 年广州骚乱被杀的外国人之一。河南开封的犹太社群始于宋朝 (960-1279)。他们的会堂建于 1163 年。

1512 年的墨拓石碑中国人把犹太教称为挑筋教,文字意思是,去掉蹄筋的宗教,这可能是指犹太人禁止吃大腿窝的筋(参见《创世纪》32:32)。

犹太人 Moshe ben Abram (1619–1657),中文名赵映乘,在明朝 (1368-1644) 末年成为皇帝的特使。

他帮助重建了 1642 年毁于洪水的犹太会堂。犹太社群遵行拉比祷告和节期。他们复写了 13 份的希伯来文摩西律法。现存没有资料显示犹太人将部分摩西律法译成中文。

开封的犹太人 1489 年、1512 年、1663 年和 1679 年的四块石碑包括了该社群的宗教、节日和历史信息。在其鼎盛期,开封犹太社群超过 5000 人

16 世纪后一系列的不幸,如洪水、灾疫和 19 世纪太平天国起义,导致开封和中国其他犹太社群的衰落。1850 年,开封犹太会堂据报保存欠佳。到 1866 年,犹太会堂被拆除。在那之后,也没有重建会堂。

李渡南认为消亡主要是因为其与世界上其他犹太社群的长期隔离。

20 世纪,中国政府将开封犹太人界定为汉族。据称开封犹太人使用7个中国姓氏。其中李姓和高姓可能是代表“利未” (Levi) 和 “科恩” (Cohen)。

在宁夏的一家回民中国政府将回族界定为唐朝 (公元 618-907) 和宋朝(公元 960-1279) 期间来华定居的阿拉伯人和中亚人的后裔,未将其与宗教相连。回族先祖主要来自古丝绸之路上各地区。1050 万回族中绝大多数是穆斯林。回族社群遍布全国,但主要集中在中国西北(宁夏、甘肃、青海、新疆)。政府也将海南岛的5000回辉人归入回族。他们的先祖是明朝时期(公元 1368-1644)从越南而来的南太平洋群岛的穆斯林。回语圣经(2010)

回族没有自己的语言,讲普通话。因为他们是穆斯林,他们部分的宗教词汇有别于汉人。

我们并不清楚回族基督徒的人数。2010 年,一个匿名的宣教组织在香港出版了回语圣经。除了一些关键词,如上帝(God)、耶稣(Jesus)和基督(Christ)外,这本圣经的语言与和合本(香港圣经公会)、新译本(环球圣经公会)相似。一些不同罗列如下。

这些不同与回族传统上音译阿拉伯语的宗教词汇有关。例如,术语 “麦西哈” 是阿拉伯语或希伯来语中 “弥赛亚” (Messiah)的音译,“基督” 是希腊语 “Christ” 的音译。有关上帝名字的不同选择,例如 “真主” (True Lord) (回语) 与多神教概念的 “神”(汉语),让人想起了 19 世纪新教传教士反对用 “神” 指代 “上帝”。

回语圣经 (2010)

中文和合本 (1919)

英文

参考文献

真主

God (Yahweh)

《马太福音》3:9

Lord

《马太福音》4:7

神明

god (not Yahweh)

《约翰福音》10:35

尔撒 耶稣

Jesus

《马太福音》1:1

麦西哈 基督

Christ

《马太福音》1:17

麦西哈的弟子 基督徒

Christian

《使徒行传》11:26

易卜劣厮 魔鬼

devil

《马太福音》4:1

天仙 天使

angel

《马太福音》13:39

佳音 福音

Good News

《马太福音》4:23

礼拜堂 会堂

Synagogue

《马太福音》4:23

哲玛提 教会

Church

《马太福音》16:18

坟坑 阴间

Hades

《马太福音》11:23

表 5: 回语圣经词汇

阿尔泰语系 (5)

阿尔泰语系是包括了 67 中语言的语言群,地理发源于东亚中部阿尔泰山脉的 67 种语言,跨越了俄罗斯、中国和蒙古。阿尔泰语系有三个子语系,突厥语 (42)、蒙古语 (13) 和通古斯语 (12)。两个阿尔泰语系民族统治过中国,分别是元朝 (1271-1368) 的蒙古族和清朝 (1644-1911) 的满族。

部分圣经被译成五种中国的阿尔泰语:一种蒙古语、两种通古斯语和两种突厥语。

ISO639-3

语言 语系 人口 单行本 新约 圣经

mvf

内蒙古语 阿尔泰、蒙古、中

3,380,000

 

2004

 

mnc

满语 阿尔泰、通古斯、南

20

1822 1835

 

evn

鄂温克语 阿尔泰、通古斯、北

11,000

2002

 

 

oui

回鹘语 阿尔泰、突厥、东南

?

 

1307

 

uig

维吾尔语 阿尔泰、突厥、东南

8,400,000

1898 1914 1950

表 6: 中国阿尔泰语的圣经翻译

阿尔泰民族中,蒙古人发挥了突出的历史作用。成吉思汗 (1162-1227) 于 1206 年在曲雕阿兰建立了蒙古帝国,开始其征途,并于 1279 年达到巅峰,占领了欧亚大陆、 东欧和中东的大部分地区。然而,蒙古人在 1260 年对抗穆斯林马穆鲁克人艾因贾鲁特之战中,遭遇了决定性失败。

就在这场战役发生前不久,由法王路易九世 (1214-1270) 率领的欧洲十字军在 1250 年的曼苏拉战役被穆斯林马穆鲁克人打败。虽然战略目标不同,但是由于面对同一个敌人,蒙古人和欧洲人考虑联合起来对抗穆斯林军队。

元世祖忽必烈教宗英诺森四世 (1195-1254) 率先向蒙古人提议。在 1245 年的书信《无边的天父圣主》中,他向贵由贵由可汗解释基督教信仰,并邀请他接受洗礼。1246 年,贵由在回复中要求欧洲人的归顺。

即使大蒙古国在13世纪 60 年代分裂为四个汗国,教宗与分裂后的汗国的联系仍在。特别的是,大元汗国的忽必烈可汗 (1215-1294) 和西亚伊利汗国的阿鲁浑可汗与教宗通信。他们邀请天主教传教士访问蒙古汗国朝廷。最对基督教抱有好感的通信来自阿鲁浑可汗,在信中,他讨论了洗礼。这些通信在教宗尼古拉四世(1227-1292) 和两位可汗去世后就终止了。

阿鲁浑可汗给教宗尼古拉四世的信(1290)教宗尼古拉四世派特使若望·孟高维诺 (1247-1328)拜访阿鲁浑可汗和忽必烈可汗。作为方济会的成员,约翰是中世纪宣教的先行者。他于 1294 年定居北京,也就是忽必烈死后不久。他修建了一座教堂,建立了三个传教点,并且学习了蒙古统治精英使用的回鹘语。1307 年,他将新约和《诗篇》译成回鹘语。尽管他的圣经译稿没有留存下来,但是约翰在他给教宗的两封信中描述了他的成果。1328 年,他死于北京,但其在中国传教事业继续了 40 年,直到明朝的统治者在 1360 年代将外国传教士驱逐出中国。

蒙古军在丝绸之路上来回活动,丝绸之路绵延一万公里,商人、士兵、牧民、朝圣者、僧侣在路途上交换货物疾病科技哲学宗教。丝绸之路是文化的交汇口。古代旅行者包括了中国人,印度人,波斯人,叙利亚人,希腊人,罗马人和粟特人。

丝绸之路的东端丝绸之路主要的两个站点是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和新疆的吐鲁番。撒马尔罕粟特人的多宗教中心。粟特语是唐朝 (618-907) 丝绸之路的通用语,其他语言多从其借用词汇。中文的 “店”(旅店)很可能是借用粟特词 “tym” (旅店)。16世纪时,粟特人的后人被乌兹别克和塔吉克部落所取代。9 世纪以前,吐鲁番处于西藏的控制下。840 年,当维吾尔军队被吉尔吉斯军队击败,大量维吾尔人涌入中亚,控制了吐鲁番,并迁徙到那里。他们在距离吐鲁番 30 公里处建立了一个王国,以高昌为首都。这个王国存在于 856 至 1389 年间,但 1250 年之后成为了蒙古统治者的一个附庸国,直到并入蒙古伊斯兰王国莫卧儿汗国。维吾尔人最初信奉摩尼教,但后来改信佛教。15 世纪时,蒙古统治者强迫维吾尔人皈依伊斯兰教,这个过程完成于 1500 年。

撒马尔罕的演讲厅 吐鲁番的交河遗迹

粟特人采用源自亚兰文字母的古叙利亚语字母。粟特文用于世俗和宗教文本。9 世纪时,维吾尔人从粟特文中新创了一种文字。受到满有声誉的中国文字的影响,维吾尔人改变了文字书写方向,从水平的(像粟特文一样从右到左)变为垂直的(像汉字一样从上到下)。维吾尔文字一直被中国甘肃的维吾尔人和裕固族人使用,直到 19 世纪他们改为使用阿拉伯-波斯文和西里尔文。他们最初的书写体系不再被使用。

13 世纪,不识字的蒙古统治者决定基于回鹘文创建自己的文字。蒙古文反过来成了通古斯语系中满语、锡伯语和鄂温克语书写系统的基础。今日,蒙古文字都还在中国和蒙古使用。下面三张图表体现了书写体的字母组成,展现了蒙古文字的辅音和元音字母。

“蒙古” 一词 蒙古语辅音 蒙古语元音

第一部完整的喀尔喀蒙古语(蒙古的官方语言)圣经于 2004 年出版,时至蒙古人征服的几个世纪后。然而,对在内蒙古使用的察哈尔蒙古语来说,需要一个独立的译本。

大草原上的内蒙古裕固族 内蒙古语新约目录页(2004)

21 世纪,三种译本的察哈尔蒙古语新约完成。 第一个译本叫 “Ariun Nom”,由中亚会的司提反·米勒 Stefan Müller 牵头,于 2004 年完成。该译本在内蒙古教会中普遍使用。第二个译本叫 “Shine Geree”,由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的成员以动态对等翻译于 2007 年完成。第三个译本由三自教会牧师包晓林牧师翻译,得到了联合圣经公会的帮助,2013 年由艾德基金会出版发行。

满族女真族的后代,是定居于现今中国辽宁省的一支通古斯族。在宋朝 (960-1290) 的后半期,女真族人民反抗宋朝的统治,在中国北方建立了金朝(1115-1234)。

顺治皇帝女真或金之后被蒙古人征服。在明朝(1368-1644)晚期,女真首领努尔哈赤(1559-1626) 通过三种方式统一了女真部落:批准基于蒙古文的语言文字;建立八旗这种军事与社会系统;开始了对抗明朝的军事行动。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 (1592-1643) 将政权取名为,并自封为清朝皇帝。经过持续的军事行动,努尔哈赤的孙子顺治于 1644 年控制了全中国。

1644 年,满语本要成为中华帝国的官方语言,但是它缺乏汉语中行政、科学甚至日用词;汉语必然影响满语。尽管康熙皇帝 (1654-1722) 和乾隆皇帝 (1711-1796) 试图保留满语,但它还是逐渐走向了衰落。

1859 年,帝国政府允许汉人移民到满洲,这加速了满语最后的衰败。1912年,清政府覆灭后,满语彻底从公众生活中消失。20 世纪 60 年代,辽宁省发现的几个说满语的村落使人们对其重新产生兴趣,并且中国政府也开始了一项复兴满语计划。目前还活着的会说满语的人可能仅剩 20 个。满族文字包括辅音和元音,参见下面两张图。

“满族” 一词 满语辅音 蒙语元音

一位俄罗斯外交部官员利坡夫索夫在中国学习了 20 年满语后,在满语消亡前(1859 年)将《马太福音》(1822) 和新约 (1835) 译成了满语。

利坡夫索夫的新约译本1790 年,耶稣会传教士贺清泰将圣经旧约译成满语,但没得到出版。后来,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的乔治·博罗在北京从耶稣会传教士那里获得未出版的译稿。这个译稿帮助乔治·博罗用六个月学习满语,同时校对利坡夫索夫的新约译稿。1835 年,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在圣彼得堡以满文第一次出版了新约译本。之后又多次再版。

2002 年,纳德什达·布拉托瓦大卫·凯泽尔在莫斯科圣经翻译学院将《路加福音》译成鄂温克语。同年译本在莫斯科的圣经翻译学院出版。2013 年,又将译本以鄂温克语和俄语对照本再版,并附有音频。本译本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皆可适用。

今天,有超过一千万的维吾尔人(大部分是穆斯林)定居在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 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约有 50 份用回鹘语手稿在吐鲁番(丝绸之路的一个站点)被发现。其中一部分手稿是基督教文献。德国勃兰登堡科学与人文科学院将它们数字化。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天主教传教士若望·孟高维诺 (1247-1328) 在 1307 年前将新约和《诗篇》译成回鹘语,因为回鹘语当时是北京的蒙古统治者的通用语。虽然没有圣经手稿留存下来,但是约翰在给教宗的两封信中提到了他的翻译成果。

约翰·阿维塔兰尼恩现代维吾尔语并不是古回鹘语的直系后代。古回鹘语发展成了西裕固语(甘肃省肃南地区约 5000 人使用该语言)。而现代维吾尔语其实是新疆喀什使用的书面察合台语。20 世纪 30 年代年代,现代维吾尔语被标准化,新约也被译成了这种语言。

现代时期向回鹘人传教的第一位传教士是约翰·阿维塔兰尼恩,隶属于瑞典传教联盟。在 1892 年瑞典传教士去喀什的首次探索行程中,阿维塔兰尼恩留守后方。他迅速学会了现代维吾尔语,该语与他的母语土耳其语很相似。到 1897 年,他已完成了四福音书的翻译。1893 年之后,定居喀什的瑞典传教士拉尔斯·埃里克‧赫格贝尔格古斯塔·拉奎特

古斯塔夫·阿尔伯特阿维塔兰尼恩于 1897 年离开喀什,之后再也没有回去过。争议持续发酵了 20 年。在定居保加利亚的普罗夫迪夫后,他完成了现代维吾尔语的新约译本。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分别于 1909 年和 1911 年在柏林和伦敦发起两次调停会议,最终双方达成妥协。阿维塔兰尼恩和瑞典传教士古斯塔·拉奎特在普罗夫迪夫合作完成修订工作。1914 年,2000 份新约译本在普罗夫迪夫出版,但发行工作因一战的爆发而推迟了。

在 1901 至 1939 年间,瑞典在喀什的传教工作因 60 位传教士的 到来而繁荣。不同的瑞典传教士翻译了《创世纪》(1917)、《约伯记》(1921)、《诗篇》(1923)。于 1912 年定居喀什的古斯塔夫·阿尔伯特在 1939 年瑞典宣教活动停止后开始协调翻译工作。他与维吾尔族教徒那耳·路加奧斯卡‧赫曼森一起被流放到印度印度,并于 1943 年在那里去世。在穆尔维·蒙实穆尔维·法瑞尔的协助下,奧斯卡‧赫曼森于 1950 年完成了第一部回鹘语圣经。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于 1950 年在开罗出版了这个译本。

阿拉伯文回鹘语圣经(2005) 西里尔文回鹘语圣经(2005)“世界之光”网站包括了 1950 年的原版开罗圣经和完成于 2013 年的修订版开罗圣经

维吾尔圣经公会创立于 21 世纪初,其基地在土耳其。2005 年,该网站上传了几乎重译的
整部圣经

此外,同年有两个译本在土耳其出版,一个采用在中国使用的阿拉伯文;另一个采用通行于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国家的西里尔文。

苗瑶语系 (4)

苗瑶语系包含大约 80 种语言。“苗” 是中国秦朝时期(公元前 221-206 年 )汉人对居住在长江流域、汉族聚集地以南的非汉人群体的称谓。这个字的语源尚不确定。在公元第一个千年,扩张的汉族人口迫使苗瑶人向南迁移到了今天的湖南省、贵州省和云南省。

18 世纪以后,一些苗族离开中国,去到其它的东南亚国家,例如泰国、老挝、越南和缅甸。越南战争 (1960-1975) 造成约 10 万苗族逃到了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因为他们支持的反共势力战败。

部分圣经被译成四种中国的苗语:

 

 

 

ISO639-3

语言 语系 使用人口 单行本 新约 圣经

hmd

花苗语 苗瑶,苗 ,西部

300,000

1907 1917 2009

cqd

川滇苗语 苗瑶,苗 ,西部

233,000

1922 2017

 

hmj

革家语 苗瑶,苗 ,中部

60,000

1937

 

 

hea

黑苗语 苗瑶,苗 ,中部

1,250,000

1928 1934

 

表 7: 中国苗瑶语系的圣经翻译

英国卫理公会传教士柏格理在花苗人中的传教工作是成功且影响久远。大量的花苗族接受柏格理传讲的福音并归信,以逃离他们绝望的民族心态。 长久以来,花苗族一直承受来自彝族和汉族的苦待。在苗族地区,柏格理创造了一套松散的基于拉丁字母的字母,其中有些特殊字母由伯格理自己发明(称为柏格理文字)。柏格理因伤寒于 1915 年去世,届时他刚完成整本新约的翻译不久。他的事工继任者王树德修订了译稿并于 1917 年被带去日本,印刷了 5000 份。20 世纪 30 年代,王树德重译了新约全书,并于 1936 年在上海出版。在 1936 年,王树德写到,已有 40 个有组织的花苗族教会,共 18,300 个信徒。1949 年之后,这些教会被重组为三自教会。2009 年,三自教会翻译了整部圣经,并由南京的爱德基金会出版。

花苗语新约全书 柏格理与花苗族教师 1906 年 信基督的花苗女人

1922 年,英国卫理公会传教士张道惠以柏格理文字将《马太福音》翻译为川苗语。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云南省临近四川省的东川地区。张道惠曾是柏格理的同事,在不同时期协助伯格理在贵州苗族事工。

王志明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东川苗族临近云南的武定苗族,后者因张道惠的和中国内地会传教士张尔昌的传教事工大批归信基督教。王志明 (1907-1973) 是武定县的原住苗族。1951 年,在外国传教士离开后,他被按立为牧师。因他拒绝参与告发其他基督教徒,他于 1969 年被捕,4 年后在一个聚集了 10,000 人的体育馆中被处决。许多在场者是愤慨的基督教徒。文化大革命(1966-1976)后,王志明被平反。武定的教会在那以后增长了 10 倍多。王志明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中作为 20 世纪 10 位殉道者之一被后人铭记。

20 世纪 20 年代,澳大利亚籍中国内地会传教士胡致中引入注音符号,并完成了黑苗语新约 (1934) 和革家语《马可福音》、《约翰福音》 (1937),革家语是通行于贵州省的另一种苗语。 语言宗教研究基金会的格拉斯 及数名苗语母语者于 2009 年重译了黑苗语新约圣经并于 2018 年修订。新约译本的更多信息可查询此网页:黑苗网页

壮侗语系 (6)

壮侗语系由超过 96 种语言组成,中国、泰国、缅甸和老挝有一亿人口在使用。据认为,壮侗人源自部分古老的百越人,有超过 2500 年的历史。在汉朝(公元前 206 - 公元 220 年)记载中,壮族、布依族、黎族被称为雒越,傣族人被称为滇越。

学者们认为中国以外地区的傣族人起源于中国的贵州、广西、广东。但关于傣族人迁移到云南、泰国、缅甸和老挝的确切时间,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

历史学家亨利·戴维斯在 1909 年提出,在大理国于 1253 年被蒙古人打败后,傣族人大规模迁移到东南亚。这个理论的根据为:在 1253 年大理国被蒙古人打败后,傣族人大规模迁移到东南亚。这个理论的根据为:大理国和更早地南诏国都是由傣族人建立。

1923 年,传教士同时也是学者的威廉·克里夫顿·多德提出一个稍经改良的假说。根据这个假说,1253 年的蒙古征服是傣族人迁移到东南亚的最后一个动因,而非第一个。

一些学者不认同傣族人与南诏国的关系,他们指出两个王国中的平民百姓多为白族,而统治精英为彝族。傣族人并没有承担重要角色,所以不会害怕蒙古人的入侵。这些历史学家通过中国不同朝代的文献进一步指出自西汉(公元前 206 - 公元 9 年)在现今的边境就已存在一个傣族王国。

受到考古遗址例如班清的启发,泰国学者 黄德提出傣族人史前就已生活在泰国。基于对广西省花山壁画的考察,黄德 于 1994 年修正了自己的理论,推测壮族人的故乡广西可能是傣族人的历史发源地花山壁画

中国历史学家们,包括陈吕范提出了一个相似的理论,据此理论,傣族人起源自古雒越人,古雒越人是百越人的分支。

张伯伦从语言学角度提出的壮侗假说现在已被广泛接受。根据这个理论,大约公元前 330 年,原始傣语从其他卡岱语中分离出来。

尽管中国有超过 2200 万的壮侗语使用者,却没有任何一个语言的完整圣经本译本。新约已被译成三种语言——侗语、邕北壮语、傣仂语,旧约的翻译工作正在进行中。

ISO639-3

语言 语系 人口 单行本 新约 圣经

kmc

南侗语 壮侗,侗水

1,000,000

 

2006

 

pcc

布依语 壮侗,傣,北部

2,600,000

1904

 

 

zyb

邕北壮语 壮侗,傣,北部

2,000,000

 

2016

 

khb

傣仂语 壮侗,傣,西南部

550,000

1921 1933

 

cuu

泰雅语 壮侗,傣,西南部

50,000

1922

 

 

tdd

傣那语 壮侗,傣,西南部

540,000

1931

 

 

表 8: 中国壮侗语的圣经翻译

语言宗教研究基金会的格拉斯 和本民族翻译团队翻译了侗语新约圣经,于 2006 年印刷 5,000 册。新约译本的更多信息可查询此网页:侗族网页

布依语马太福音 3: 1-4英国传教士克拉克于 19 世纪 90 代早期驻扎于贵州省,与当地人一同工作。他先学习了黑苗语,到了 1896 年,他编辑了一本黑苗语初级读本、一本教义问答、一些福音手册和一些赞美诗。1899 年,当他的同事被传教工作的反对者谋杀后,克拉克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布依族。他设计了有重音符号的罗马化文字。到了 1904 年,他和一个当地人团队一起将《马太福音》译为布依语。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同年在上海将其出版。因为同时承担着其它的传教工作,克拉克没能继续将《圣经》的其它部分翻译为布依语。美国一对传教士在 21 世纪初期开启了一项新的布依语圣经的翻译。非正式的译本仍在流通中。1992 年,两个美国传教士定居广西自治区,2016 年他们完成了邕北壮语版新约。

圣经被部分地译成三种傣语:傣仂语、花腰傣语、德宏傣语。

1918 年,傣仂妇女美国长老会差会的宣教士克劳德·梅森莱尔·毕比在傣仂族中的工作是显著的。1917 年他们抵达西双版纳,向傣仂族传福音。在景洪地区的傣族地方官员批给差会一块地,差会在这块地上建了一座教堂和一所医院。差会服事傣族社群中的边缘人士:大麻疯患者和被鬼附的人(当有人被说成是被鬼附的,他们有时会受到某种武断和虐待)。大麻疯患者和被鬼附的人被丢在荒郊旷野中,最后悲惨死去。梅森和毕比向这类人传福音,并且把他们安置在特殊的 “基督村” 居住。1921 年莱尔·毕比夫妇将《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翻译成傣仂语,1933 年完成了整部新约的翻译。在新约出版时,受过洗的信徒有 300 多人。到1942 年,由于政治环境的变化,宣教士必须离开当地,50 年代教会活动渐渐停止。80 年代,文化大革命后,教会和信徒生活开始恢复,“基督村”被重新组织,教堂被重建。

云南傣族的泼水节1886 年美国长老会差派威廉·多德伊莎贝拉·多德抵达泰国北部清迈。威廉进行了大量具有重大探索意义的旅行,他去到缅甸东部和中国南部,撰写了旅行报告及学术论文,因此引起人们对傣族的关注。1910-1916 年间,威廉行走在红河和玉溪傣族傣雅语地区,同时向傣族传福音。1917 年威廉和他妻子定居在景洪,两年后 1919 年威廉去世。1922 年他的遗孀伊莎贝拉把老挝文字吸纳进泰雅书写文字中,并于 1922 年把《马太福音》翻译成傣雅语,同年由美国圣经学会在曼谷出版。

瑞典自立会是瑞典的五旬节教会的差会,在扎克瑞森夫妇的主持下,它于 1922 年开始在云南的事工。他们的同事恩迪·约翰逊作为宣教士被派到缅甸边境的德宏县傣那。傣那人有自己的文字,德宏傣文,此文字有 700 多年的历史,用于记录佛经,约翰逊使用了这个文字来翻译圣经。1931 年,约翰逊在他的傣那老师帮助下完成了《马可福音》的翻译,同年英国及海外圣经公会将此译本出版。约翰逊在离开云南之前没有完成全部新约翻译。

藏缅语系 (14)

藏缅语由超过 450 种语言组成,与汉语一起形成了汉藏语系。藏缅人居住在印度、尼泊尔、缅甸、不丹、泰国和中国。

有五个完整的圣经译本,分别为中国的藏缅语,分别是标准藏语(1948)、花傈僳语(1968)、阿昌语(2011)、黑傈僳语(2016)、黑彝语(2016)。另有 6 种语言只有新约译本,3 种语言只有部分圣经译本。详情可见下表。

ISO639-3

语言 语系 人口 单行本 新约 圣经

bod

藏语 藏缅,西番

1,070,000

1862 1885 1948

atb

景颇语 藏缅,缅, 北部

80,000

1939 2009

 

acn

阿昌语 藏缅,缅, 北部

60,000

 

1992 2011

lis

花傈僳语 藏缅,彝, 中部

600,000

1921 1938 1968

lpo

黑傈僳语 藏缅,彝, 中部

250,000

1912 1951 2016

yna

干彝语 藏缅,彝, 中部

41,000

1912 2016

 

ywq

黑彝语 藏缅,彝, 中部

250,000

1923 1948 2016

lhi

黄拉祜语 藏缅,彝, 中部

117,000

2009 2015

 

nuf

怒语 藏缅,彝, 中部

12,000

2010

 

 

ygp

白彝语 藏缅,彝, 北部

50,000

1913 2015

 

iii

凉山彝语 藏缅,彝, 北部

2,000,000

 

2005

 

yig

黔西彝语 藏缅,彝, 北部

600,000

 

2018

 

ktp

卡多哈尼语 藏缅,彝, 南部

20,000

1939

 

 

nxq

纳西语 藏缅,西夏-羌

300,000

1932

 

 

表 9: 中国藏缅语系的圣经翻译

耶仕克(1817—1883)超过一百万的藏语使用者居住在中国西藏,仅有 10 万的藏语使用者生活在印度和尼泊尔。藏语圣经的翻译开始于 1856 年,那时,第 11 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在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中突然死亡。财政大臣天普·格干被怀疑是谋杀者。他逃离了拉萨,定居在印度查谟邦和克什米尔邦的列城(拉克达首府)附近的卢巴村。

西藏牧师约瑟·格干19 世纪 50 年代,与改革者扬·胡斯有关的摩拉维亚弟兄会差派威廉·海伊德,爱德华·帕格尔, 海因里希·奥古斯特·耶仕克抵达西藏西部,之后奥古斯都·弗兰克也相继抵达。他们于 1858 年定居在列城,受惠于天普·格干的帮助,他们在其土地上开始传教工作。天普·格干死后,他的儿子索南·格干归信基督教,改名为约瑟·格干。约瑟·格干成为藏语圣经的主要译者。翻译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耶仕克以拉萨的藏语为基础用语,同时也将古藏语的一些元素纳入进来。《约翰福音》于 1962 年翻译完成并在印度拉胡尔付印。1885 年,耶仕克死后两年,新约全书完成,在拉达克印刷。

一个旧约全书委员会于 1891 年成立,成员包括奥古斯特·弗兰克、大卫·麦克唐纳 和西藏牧师约瑟格干。1910 年格干将旧约初稿译出,然后送给弗兰克,弗兰克修改了初稿同时与大卫·麦克唐纳一起讨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整本圣经翻译已经完成,但 1948 年才由印度和斯里兰卡圣经公会在巴基斯坦拉合尔出版。

中国西藏布达拉宫(1959 年以前的达赖居所) 《藏语圣经》(1948)

1927 年中国内地会的美国传教士李崇德进入云南省,在傈僳族开始福音工作。然而,1935 年回美休假返回后,他们开始在中缅边界陇川县与景颇族合作翻译圣经,1938 年翻译了《马可福音》。他们用富能仁文字(原本为傈僳族而造),该译本由个人出版并印于中国山东省芝罘。1940 年,李崇德过世后,翻译项目停止。半个世纪后,1990 年美国维克利夫的宣教士马克·万尼马赫定居泰国,与往返中缅边界的景颇族一起工作。2009 年,在万尼马赫的协调下,一支本地人翻译的团队把新约翻译成景颇语,所使用的文字是中国政府 50 年代为景颇族设计的文字。

1992 年一位阿昌族译者 Nasaw Sampu 把新约翻译成阿昌语,使用的文字是中国政府以罗马文字为基础设计的阿昌文字。 译稿由亚洲基督教服务机构在香港出版,印刷数目为 1000 本。居住在泰国的维克利夫加拿大宣教士道格和康妮·英格利斯Nasaw Sampu 建议把旧约也翻成了阿昌语,2009 年整部圣经翻译完成并由缅甸圣经公会在仰光出版。

中国内地会传教士富能仁在云南省东北部的花傈僳族中进行了非常成功的宣教。他设计了富能仁文字,为把新约译成傈僳文。富能仁组织信徒成立自养的本地教会。1922 年,富能仁完成了《马可福音》的翻译,1924-1926 年回到英国休假。之后回到中国继续工作,同时内地会的宣教士夫妇杨思慧阿子打加入事工。30 年代杨思慧夫妇在傈僳族助手 Moses Nguali 帮助下,承担翻译工作。1938 年,杨思慧夫妇和 Moses Nguali 完成了新约的翻译,同年,富能仁因疟疾去世。富能仁被葬于云南省保山县,留下了妻子和三个孩子。截止 1918 年,约 600 名傈僳信徒受洗,到 1950 年,这个数字增长到 14,800,到 20 世纪 90 年代,超过 10 万人。1956 年,傈僳语旧约圣经翻译在泰国清迈开始,由中国内地会组成了翻译委员会,1964 年中国内地会改为海外基督使团。委员会成员包括杨思慧杨志英艾伦·起重机。1968 整部圣经译本完成。

传教士富能仁 富能仁和当地基督徒 花傈僳语新约

傈坡语新约王怀仁是中国内地会的一名英国传教士。他于 1912 年将《马太福音》译成东傈僳(黑傈僳或傈坡)语,于 1951 年译完新约。在新约译成之际,因共产党战胜国民政府,他被迫离开中国。王怀仁带走了一份手写译稿去香港,留下一份给他建立的东傈僳教会。留给东傈僳族的译稿遗失了,但王怀仁带去香港的译稿由香港的中国出版社出版。可惜的是,寄去给云南东傈僳族的译本从未被收到。1999 年,王怀仁的女儿露丝把东傈僳语版新约交给了云南武定县宗教事务局。

从一开始,东傈僳族人对基督教有很高的接纳度。据记载,在 1912 年数百位东傈僳族人受洗。根据一份记录,1999 年楚雄东部有超过 6 万东傈僳基督徒。2002 年,一个匿名的宣教组织用柏理格文字出版整本新约, 很可能用的是王怀仁的译稿。

1992 年,在王怀仁的女儿露丝把他父亲的译本交给云南武定县宗教事务局之前,云南三自教会组织了一个东傈僳圣经翻译委员会,其中包括毕长老和 13 位东傈僳牧师。该委员会重新修订了 1951 年的新约译本,并于 1992-2013 年完成了旧约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委员会得到了联合圣经公会的支持和帮助。2016 年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了整部圣经译本。

云南省纳西族因其独特的文化引起了 云南省纳西族有其独特的文化,故此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关注。这一独特文化是:母系氏族的社会结构和传统象形文字。

中国云南丽江古城 纳西传统象形文字 汉译纳西象形文字

《马可福音》 1: 1-4一群荷兰五旬节宗的宣教士 (包括主要是艾尔西·沙尔滕,1876-1965)与内地会协调后,于 1912 年开始丽江的宣教工作。1923 年后,来自英国和德国的五旬节宗宣教士加入丽江的事工。沙尔滕首先学习纳西语,并改编了富能仁的傈僳文,编纂纳西语词典,翻译《马可福音》,一本义理小册子和一本赞美诗歌本。《马可福音》由英国海外圣经公会于 1932 年在上海出版。

沙尔滕在当地建立的纳西族和傈僳族教会,培养了教会带领人。然而,文化大革命 (1966-1976) 期间,教会被关闭,教堂被充公,许多信徒被抓进监狱,一些沙尔滕培训的属灵领袖经过长年的牢狱生活,最死在监牢。80 年代,荷兰、德国、英国的访问者来到当地,许多当地人仍然记得沙尔滕。宣克Xuan Ke),一位音乐和英语老师,其父曾受过沙尔滕的培训,他希望得到《马可福音》译本,1988 年德国五旬节差会将沙尔滕的《马可福音》译本送给宣克。因为不清楚纳西族的属灵状况,该译本的重印计未能实施,后来因不清楚,就搁置了。

禄劝县普渡河铁索桥中国内地会的澳大利亚籍传教士张尔昌在云南楚雄的禄劝县和武定县的黑彝族中成功宣教。1907 年他到达云南省, 1912 年在禄劝县撒营盘镇建立了一个神学培训中心,并开始接触黑彝族和苗族。1923 年他将《路加福音》翻译成黑彝文,1944 年,在新约未完成前,张尔昌病死于伤寒,并葬在撒营盘。1948 年他的同工使用柏格理文字,完成了整本新约的翻译。同年在上海的中国圣经出版社出版了该译稿。

云南黑彝语新约,1948 年张尔昌去世时,禄劝县和武定县已有 2 万名彝族和苗族基督徒; 2011 年,据报道信徒数目翻倍。直到今天, 禄劝县和武定县仍是基督徒最壮大的地区,部分原因与苗族牧师王志明有关。王牧师是武定的苗族牧师,在文化大革命 (1966-1976)拒绝举报教会信徒。他于 1969 年被捕,4 年后在万人大会的运动场被处死,此后很多禄劝县和武定县的村民归信基督教。

90 年代,云南省中国基督教协会成立了一个黑彝族旧约翻译委员会,其中有文福牧师。2010 年委员会完成了旧约的翻译,之后修订了 1948 年的新约译本,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批准期,2016 年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了整本黑彝族的译本,由南京爱德基金会印刷。

语言宗教研究基金会的格拉斯 和凉山彝语、黔西彝语基督徒的两个团队共同合作,于 2005 年首次译出凉山彝语版新约,于 2018 年首次译出黔西彝语版新约,见 凉山彝语黔西彝语 网页。其它拥有部分圣经译文的藏缅语包括 卡多哈尼语 《马可福音》(1939)、景颇语《新约》(2009)、干彝语《马可福音》(1912) /《旧约》 (2016)、黄拉祜语《新约》 (2015)、怒语《马可福音》(2010)、白彝语《新约》(2015)。其中一些翻译近期完成。

南亚语系 (2)

南亚语系大致包括 168 种语言,分布于东南亚。主要的语言是越南语和高棉语 (柬埔寨)。在中国有两个讲南亚语系的少数民族,这两个民族是布朗族和佤族。他们位于中国云南省最南部,靠近缅甸和泰国边境。两种语言都有各自的圣经译本。

ISO639-3

语言 语系 人口 单行本 新约 圣经

blr

布朗 南亚,佤德昂

55,000

2015

 

 

wbm

镇康佤 

南亚,佤德昂

40,000

 

 

2016

表 10: 中国南亚语系的圣经翻译

佤族视瓦语圣经为古老传说的成就。根据传说,某天会有一位 “白人弟兄” 带来一本书,这本书是关于本民族丢掉的神。 19 世纪 80 年代,佤族的一位族长 Pu Chan 提醒自己的民族, “白人弟兄” 将到,大家要停止彼此残杀和做恶事。 1892 年,波斯顿差会的宣教士永伟里定居缅甸景栋市,并建立了一个差传基地。19 世纪 90 年代的某一天,佤族族长 Pu Chan 预备一匹小白马,因他在异象中看到这匹白马会把他们带到 “白人弟兄” 那里。瓦族人跟随白马到达景栋市永伟里的差传基地。他们向永伟里询问本民族丢掉神的 “那” 本书,接下来几年里很多佤族接受了福音。1912 年, 永伟里的儿子永文生搬到中国云南省孟连县糯福乡居住。永文生使用罗马文字设计瓦文(巴饶克方言),建立教堂和学校。在佤族 Yaw Su, Sai PluikNgao Meung 的帮助下,永文生 1934 年把《约翰福音》翻译成瓦语,1938 年完成了整本新约的翻译。两个译稿分别由美国浸信会在于 1934 和 1938 年在缅甸仰光出版。

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境内和境外开始独立翻译旧约。2002 年,云南省基督教协会和三自爱国教会任命一个佤族牧师翻译队伍,包括包光强牧师。2005 年,因为技术设备短缺,翻译队伍被迫停止工作。联合圣经公会应求提供电脑和软件支持,同时委任黄锡木为翻译顾问。重新组织的翻译队伍于 2016 年完成了旧约翻译和原有新约译本的修订,同年,中国基督教协会出版了整部圣经译本,南京爱德基金会负责印刷。2016 年 10 月 22 日举行了感恩出版仪式 。

台湾原住民语 (10)

台湾原住民语属于南岛语系,由台湾原住民使用。语言学家估测约有 26 种台湾原住民语,其中 10 种已经绝迹,4 种濒死,3 种濒危。原住民分属于 16 个官方认可的部族,人口有 533,600 人,占台湾岛总人口的 2%。

台湾历史 时间
中国之前

公元前 4500 - 公元 222

中国考察

222-1624

荷兰人

1624-1664

中国清朝

1664-1895

日本人

1895-1945

中华民国

1949-今日

表 11: 台湾历史划分

对石器时代(公元前 4500 – 公元 400 年)瓷器和武器的考古发现令学者们将台湾原住民与中国大陆和其他波利尼西亚族群相联系。整个三国时期(公元 222-280 年)以及隋朝(公元 590-618 年),中国统治者一直都有派考察队前往台湾。公元 9 世纪之后,来自浙江沿海地区的小规模移民定居在中台之间的澎湖列岛。

1260 年蒙古人统治开始,许多中国人从黄河流域迁移到台湾并定居。明朝时期(1368-1644),中国人和日本海盗冲突频繁,造成数千名中国人到台湾南部避难。明朝末期,大量的中国移民抵达台湾并在中部平原定居。他们逐渐取代了原住民,一些原住民撤回山林,另一些则与汉人同化。

安平古堡 约画于 1635 年1580 年,当西班牙吞并葡萄牙,荷兰船只被禁止与里斯本的贸易。荷兰决定转向亚洲,于 17 世纪初成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该公司的目标是与中国进行贸易。荷兰迫使中国人签订了澎湖列岛和台湾岛的条约。1624 年,荷兰占领台湾,建了安平古堡,位于今天的台南附近。1642 年,在击败西班牙入侵者后,荷兰逐渐控制了整个台湾岛。荷兰军队利用武力或威慑力平定了原住村民。1635 年,麻豆村爆发叛乱,杀了 60 名荷兰人,海外军队被招来迅速将其击败。

荷兰东印度公司雇佣荷兰改革宗牧师从事短期工作,工作时间不能超过十年。在荷兰统治时期,大约 32 名牧师在台湾工作。每当一个村落被平定,村民离开他们的神祗,牧师和传道人就会给他们施行洗礼、开始崇拜圣事、建立教堂和学校。据统计,到 1650 年,受洗的原住民信徒中有 1000 到 5000 人到达荷兰。

厦门鼓浪屿郑成功像1661 年,明朝支持者、被赐名国姓爷的郑成功逃离满人的控制,到达台湾,并于 1662 年击退荷兰统治。据一位耶稣会旅行者于 1715 年证实,原住民继续基督信仰数十年。直到 19 世纪中期,西方传教士达到台湾岛,在无任何信仰基础的环境下开始他们的工作。

逃到台湾的明朝拥护者在 1683 年被清统治者击败。明朝支持者和原住民带来的诸多叛乱造成了长期不稳定,这使得清政府在台湾派驻了上万人的军队。到 19 世纪,台湾被分成四个县。每个县都有自己的城中心、汉人村、汉化村和 “未开化” 的原住民村。

来自马尼拉的西班牙道明会的传教士们于 1859 年到达台湾,他们中的一个是郭德刚神父。在他们 15 年的传教工作中,数百名原住民归信基督。在 19 世纪 60-70 年代,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马雅各甘为霖托马斯·巴克礼定居台南并建立长老会。台湾原住民的基督教运动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截止 1877 年,长老会差会数据显示,1031 名成年人在 26 个教堂中受洗,其中 24 个教堂的牧师主要为当地人。归信者多是西拉雅族人。

第一次中日战争结束,清政府与日本帝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日本于 1895 年获得了对台湾的控制权。

日本舍弃了清政府同化原住民的策略,采取了一个更加保守政策。同时,日本人研究台湾语言和文化,对外发表他们的发现。20 世纪早期,在 “未开化” 的山区原住民被平定后,日本官员学习他们的语言,与原住民交流。因此,在今天,年纪较大的原住民仍对日据时期抱有好感。

随着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北京民国政府于 1949 年撤退到台湾,一个新的时代开始。在 “未开化” 原住民中的传教运动已于 1929 年开始,1949 年之后,当部分圣经被译成多种当地语言,传教运动迎来里程碑的时刻。这场运动在所有原住民中展开,最终使 50% 的台湾原住民归信基督教。截止 1949 年,台湾共有 120 个新教教会,2 万信徒。到 1959 年,这个数字达到三倍之多:360 个教会,6 万信徒。而天主教会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才发展迅速。

台湾原住民的归信经验说明,任何一个与基督信仰有关的运动必须由圣经翻译来支撑。部分或完整的圣经一共被译成 10 种台湾语言。详情可见下表。

ISO639-3

语言 语系 人口 单行书 新约 圣经

ami

阿美语 台湾东部、中部

138,000

1957 1972 1997

bnn

布农语 布农

38,000

1951 1973 2000

dru

鲁凯语 鲁凯

10,500

 

2001 2017

fos

西拉雅语 台湾东部,西南部

Extinct

1661

 

 

pwn

排湾语 排湾

66,100

1959 1973 1993

tao

雅美语 马来-波利尼西亚,菲律宾, 菲律宾, 巴丹语族

3,380

1970 1994

 

tay

泰雅语 泰雅

84,300

1964 1974 2003

trv

赛德克语 泰雅

20,000

1956 1963 2005

pyu

卑南语 卑南

8,490

1990

 

 

tsu

邹语

2,130

 

2012

 

表 12: 台湾南岛语系的圣经翻译

倪但理 (1616-1681)1661 年,第一次部分圣经被译成台湾原住民语言。荷兰牧师倪但理 1647-1651 年间在台湾工作。他居住在靠近安平古堡的西拉雅人村庄中。奥尼斯认为正是倪但理把畜牧养殖介绍给原住民。倪但理学习并用罗马字母转录了西拉雅语。他将《马太福音》和一本教理问答译成西拉雅语。西拉雅语和荷兰语并排版于 1662 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倪但理被控诽谤,判以罚款,但后来被位于现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一个荷兰法庭免罪。1661 年,他回到荷兰,名誉被恢复。

清朝时期 (1644-1911),西拉雅语的使用者数目不断减少,到 19 世纪晚期,这个语言完全消亡。

又过了 289 年,传教士们才将部分圣经译为另一种当地语言。1951 年,长老会牧师胡文池和他的团队将《马太福音》译为布农语。

20 世纪 50 年代早期,一些传教士定居台湾。美北浸信会差会差派柯饶富和他的妻子露丝去到四川省凉山的彝族人中。他们于 1947/1948 年到达凉山,然而在工作还未取得成效之前,他们于 1951 年被迫离开,之后又回到台湾。柯饶富夫妇于 1953 年开始赛德克语圣经的翻译工作。他们请了两个当地译者,李泰隆和朴厚华。20 世纪 50 年代,台湾政府的政策是用注音符号来转换当地原住民语言,以期与使用罗马拼音的中国大陆共产政府相区分。柯饶富和他的团队于 1956 年完成了《马可福音》,1957 年完成了《使徒行传》和《哥林多前书》的翻译,并将其做成一个小册子出版。他们于 1963 年首次翻译了新约,2005 年完成了整部圣经。

其它主要的翻译有 1993 年的排湾语圣经、1994 年的雅美语新约、1997 年的阿美语圣经、2000 年的布农语圣经、2003 年的泰雅语圣经、2012 年的语新约、2017 年的鲁凯语圣经。对所有原住民语言来说,关键词汇的翻译是长期且困难的过程。下表展示了三位一体的称呼在布农语、赛德克语、排湾语中对应的翻译 下表显示了三位一体的神在布农语、赛德克语、排湾语中的翻译。布农语中的 “上帝” 一词是最近才创造的,之前在该语言中并无合适的概念。

名词 布农语 赛德克语 排湾语
“上帝” “天国的父” “在上的灵” “灵” (用非人称冠词)
“圣子” “上帝的孩子” “上帝的孩子” “上帝的孩子”
“圣灵” Sele (来自日语中的 “圣霊” Seirei “上帝的力量” “最杰出的灵”

表 13: 三种台湾南岛语的圣经词汇

参考文献

Ai, Juhong (2016).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dentity Research on Dai Christians in Sipsongpanna.” In Yearbook of Chinese Theology, edited by Paulos Z. Huang, 48–64. Leiden: Brill.

Avetaranian, Johannes (1930). Geschichte eines Mohammedaners der Christ wurde. An autobiography completed after his death by R. Schäfer. Potsdam: Missionshandlung und Verlag.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J. Bechard in 2003 with the title A Muslim Who Became a Christian. Hertford, England: Authors OnLine Ltd.)

Backus, Charles (1982). The Nanchao Kingdom and T’ang China’s Southwestern Fronti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um, Wilhelm, and Dietmar W. Winkler (2003). The Church of the East: A Concise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Curzon.

Blackmore, M. (1960). “The Rise of Nan-Chao in Yúnnán.”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History 1, no. 2: 47–61.

Bos, Kirsten I., Verena J. Schuenemann, Brian G. Golding, Hernan A. Burbano, Nicholas Waglechner, Brian K. Coombes, Joseph B. McPhee et al. (2011). “A Draft Genome of Yersinia Pestis from Victims of the Black Death.” Nature 478, no. 7370: 506–10.

Broomhall, Marshall (1934). The Bible in China. London: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Campbell, William (1903).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rom Contemporary Records.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über & Co.

Chamberlain, James R. (1997). “Tai-Kadai Arthropods: A Preliminary Bi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 In Comparative Kadai: The Tai Branch, edited by Jerald A. Edmondson and David B. Solnit, 291–326. Dallas: SIL &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Chen Lüfan (1990). 泰族起源问题研究 Whence came the Thai race - an inquiry. 昆明: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Kunming: International Culture Publisher.

Chen, Lüfan and Du Yuting. (1989). “Did Kublai Khan’s Conquest of the Dali Kingdom Give Rise to the Mass Migration of the Thai People to the South?” Journal of the Siam Society 77, no. 1: 33–41.

Clarke, Samuel R. (1904). “The Miao and Chungchia Tribes of Kweichow Province.” East of Asia Magazine 3: 193–207.

Clarke, Samuel. R. (1907). “The Province of Kweichow.” In The Chinese Empire: A General and Missionary Survey, edited by Marshall Broomhall, 251–70. London: Morgan & Scott.

Cline, Eric H. (2002). The Battles of Armageddon.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Covell, Ralph. (1998). Pentecost of the Hills in Taiwan. Pasadena: Hope Publishing House.

Crossley, Pamela K. (1997). The Manchus. New York: Wiley.

Davies, Henry R. (1909). Yúnnán, the Link between India and the Yangtz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dd, William C. (1923). The Tai Race: Elder Brother of the Chinese. Cedar Rapids, Iowa: Torch.

Eber, Irene, Sze-Kar Wan, and Knut Walf (1999). Bible in Modern China. Sank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Everson, Michael (2001). Revised proposal for encoding the Tai Le script in the Bitmap (BMP) of the Universal Coded Character Set (UCS). Published by the Unicode Consortium on its website on 06-Oct-2001. (Accessed on 13th of February, 2019.)

Fey, Virginia, and Afo Apack (1993). Amis Culture. Taipei: Bible Society of Taiwan.

Gorelova, Liliya M. (2002). Manchu Grammar. Leiden: Brill.

Grist, William A. (1920). Samuel Pollard: Pioneer Missionary in China. London: Cassell.

Hocken, Peter (1988). “Cecil H. Polhill - Pentecostal Layman.” Pneuma 10, no. 2: 116–140.

Hofrichter, Peter L. (2006). “Preface.” In Jingjiao: The Church of the East i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edited by Roman Malek and Peter L. Hofrichter. Sankt Augustin, Germany: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Horne, Charles F. (1917). “The Sacred Books and Early Literature of the East,” Vol. XII, Medieval China, 381–392. New York: Parke, Austin & Lipscomb.

Hultvall, John (1981). Mission and Revolution in Central Asia: The MCCS Work in Eastern Turkestan 1892–1938 (Studia Missionalia Upsaliensa 35). Translated by Birgitta Åhman. Stockholm: Gummessons. (The original Swedish book title was Mission och revolution i Centralasien.)

Inglis, Douglas and Connie Inglis (2003). A preliminary phonology of Ngochang, presented at the 36th Annual Sino-Tibetan Conferenc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La Trobe University, Melbourne, Australia. (Accessed on 15th of February, 2019.)

Latourette, Kenneth S. (1929).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eslie, Donald D. (1998). Jews and Judaism in Traditional China. Sank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Li, Dun Jen (1969). China in Transition: 1517-1911. Hoboken, New Jersey: Van Nostrand Reinhold.

Luo Wei, John Hartmann, Li Jinfang, and Vinya Sysamouth (2000). “GIS Mapping and Analysis of Tai Linguistic and Settlement Patterns in Southern Chin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s 6: 129–36.

Maberly, Allan (2001). God Spoke Tibetan. Rockwall: Evangelical Bible Translators.

McLaughin, C. E. (2013). A salience scheme for Hmong Soud: Types of Foreground and Background Information in Narrative Discourse. Dallas: 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McLaughin, C. E. (2018). The sentence in Flowery Hmong. Dallas: 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Meacham, William (1996). “Defining the Hundred Yue.” Bulletin of the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 15, no. 2: 93–100.

Mostaert, Antoine and Francis W. Cleaves (1952). “Trois Documents Mongols des Archives Secrètes Vaticane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5, no. 3/4: 419–506.

Mote, Frederick W. (1964). “Problems of Thai Prehistory.” Social Science Review 2, no. 2: 100–09.

Mungello, David E. (2005). The Great Encounter of China and the West, 1500–1800.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Noss, Phil (2007). A History of the Bible Translation. Rome: Edizioni di Storia e Letteratura.

Otness, Harold (1999). One Thousand Westerners in Taiwan, to 1945: A Biographical and Bibliographical Dictionary. Taibei: Academica Sinica.

Pollard, Walter (1928). The Life of Sam Pollard of China. London: Seeley.

Pollard, Samuel (1954). Eyes of the Earth: The Diary of Samuel Pollard. London: Cargate Press.

Richardson, Don (1981). Eternity in Their Hearts. Ventura, CA: Regal Books.

Robeck, Cecil M. (2006). The Azusa Street Mission and Revival. Nashville: Thomas Nelson.

Rock, Joseph F. (1947). The Ancient Na-Khi Kingdom of Southwest China, 2 vol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eki, Yoshio (1937). The Nestorian Documents and Relics in China. Tokyo: Academy of Oriental Culture.

Sampu, Nasaw, Wilai Jaseng, Thocha Jana, and Douglas Inglis (2005). A preliminary Ngochang - Kachin- English Lexicon. Chiang Mai: Payap University, Linguistics Department.

Spence, Jonathan (1996). God’s Chinese Son: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of Hong Xiuqua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Taylor, Howard (1944). Behind the Ranges: Fraser of Lisuland S.W. China. London: Lutterworth Press and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Tiedemann, R. G. (2009). Reference Guide to Missionary Societies in China: From the 16th to the 20th Centuries. London: Routledge.

Terwiel, Barend Jan. (1978). “The Origins of the T’ai Peoples Reconsidered.” Oriens Extremus 25, no. 2: 239–58.

The China Post (2014). Government officially recognizes two more arboriginal tribes. Published in The China Post on 27th of June, 1994. (Accessed on 9th of May, 2019.)

Van der Laan, Cornelis (1997). “Beyond the clouds: Elize Scharten (1876–1965) Pentecostal Missionary to China.” In Pentecostalism in Context (Journal of Pentecostal Theology Supplement Series 11), edited by Wonsuk Ma and Robert P. Menzies, 337–60. Sheffield: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Wáng Shuòfēng 王硕丰 (2013). 《古新圣经》考 (Louis de Poirot’s) Old and New Testament. 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127-132页 Research on World Religions 2:127-132.

Winai, Pongsripian (1991). “Nan-chao and the Birth of Sukhothai: Problems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Thai Perception of the Past.” Asian Review 5:1-19.

Wongthet, Suchit (1986). Khon thai yu thi ni [The Thai Were Here]. Muang Boran, special number.

Wongthet, Suchit (1994). Khon thai yu thi ni nai utsakhane [The Thai Were Here in Southeast Asia]. Bangkok: Silpakon University.

Willeke, Bernward (1945). “The Chinese Bible Manuscript in the British Museum.” The Catholic Biblical Quarterly 7, no. 4: 450–453.

Yu Suee Yan (2011). “The story of the Big Flowery Miao Bible”. Bible Translator 62(4), 207-215. United Bible Societies. (Accessed on 12-Feb-2019.)

Yule, Henry. (ed.) (1866).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 Being a Collection of Medieval Notices of China. Vol. 1. London: Hakluyt Society.

Zetzsche, Jost (1999). “The Work of Lifetimes: Why the Union Version Took Nearly Three Decades to Complete.” In Bible in Modern China: The Literary and Intellectual Impact, edited by Irener Eber, Sze-Kar Wan, and Knut Walf, 77–100. Sankt Augustin: Institut Monumenta Serica.

Zhào Jìngxiū 赵净修 (2001). 东巴象形文常用字词译注 Dōngbā Frequent Pictogram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Kūnmíng: Yúnnán People’s Publisher House.

Zhèng Hǎijuān 郑海娟 (2012). 贺清泰《古新圣经》研究 Research on Louis de Poirot’s Old and New Testament. 北京:北京大学 Běijīng: Běijīng University.

Zhōu Mínglǎng (2003). Multilingualism in China: The Politics of Writing Reforms for Minority Languages 1949-2002.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Zhōu Mínglǎng (2013).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PRC’s Minority/Indigenous Language Policy and Practice.” In China’s Assimilationist Language Policy, edited by Gulbahar H. Beckett and Gerard A. Postiglione, 18–30. London: Routledge.